何况,从筹备阶段的高速慢镜头来看,动作戏的效果确实很出色。
在演员和其他部门准备到位后,墨菲很快喊了开始拍摄,拍摄看起来相当无聊,妆容丑陋的塞斯·罗根跟几个特技演员按照动作指导的套路,在镜头前跳来跳去,拍不了几分钟,就要停下来重新调整,尤其塞斯·罗根的妆相当麻烦,稍有触动就必须补妆。
按照墨菲的要求,摄制组的菲力·拉舍尔和两名名摄影助理,分别操作三台最新的索尼数码摄像机,以高倍帧率的方式,拍摄下场中的每一个镜头。
说来其实也不复杂,墨菲就是想把曾经的《斯巴达三百勇士》上的使用高速慢镜拍摄动作场面的方式,融合到《罪恶之城》的打斗场面里面。
虽然《斯巴达三百勇士》比《罪恶之城》色彩度更加饱满,但两部作品的背景图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相似性,而且墨菲远比扎克·施耐德要克制,只是动作戏中使用这种拍摄方式。
动作戏不是一部影片成功的关键,出彩的话却能成为吸引观众的看点。
当然,使用高速慢镜的方式拍摄动作戏,也是比较麻烦的工作。
影片中的慢镜头不是简单的慢放,那是最为低级的制造慢镜头效果的方式,墨菲采用的是使用高清数字摄影机高速拍摄,然后慢速播放的制作方式。
正常的摄影机拍摄是每秒钟二十四帧,影片放映时也是每秒钟二十四帧,但拍摄塞斯·罗根的动作场景时,两台数码摄影机的拍摄速度是每秒钟九十六帧,放映时则改为每秒钟十二帧,这样轻易就能得到出色的慢镜头。
这样的设定当然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与人眼的辨识度有直接关系。
现阶段的电影在摄影和放映时,基本都会将帧率调整每秒钟二十四帧,这个参数与人眼的时间分辨能力是一致的,因此虽然电影是不连续放映的,但在人眼看来却形成了连贯的影像。
也正因为人眼有这么一个局限,使得一些更高速的运动,人眼就无法完全捕捉了,这时候就需要借助外力,让动作变慢,以确保可以完整观看到——高速摄影技术,就是为此应运而生的产物。
高速摄影是一种拍摄速度很快,曝光时间很短的一种摄影方法,再依靠“快摄慢放”的技术,最终将快速变化的运动过程放慢到人眼的视觉的时间分辨程度,使人能够得以观察。而这也就意味着在高速摄影时,其拍摄频率(帧秒)必须与物体运动变化的速率达到同步,变化越快的运动会要求越高的拍摄频率。
这项技术在好莱坞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远的有迈克尔·贝《勇闯夺命岛》中以高速慢镜展现的开篇葬礼,近的有《黑客帝国》中的子弹时间,这些都堪称是影片里面的画龙点睛之笔。
连续两个小时的拍摄结束,墨菲喊停了剧组,让众人休息半个小时,他则和弗兰克·米勒以及米拉麦克斯为剧组配备的剪辑师拉斯·贝英特查看已经拍摄完毕的镜头。
对于弗兰克·米勒来说,这些背景全是绿幕、动作没有特效的慢镜头,实在没什么好看的,远不如筹备期间墨菲给他展示的刀子穿过人体带起鲜血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