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可以等项目成立之后再说,墨菲也不着急,考虑最多的还是资金问题。
电影是一门很高大上的艺术,但这门艺术发展到现在,需要用大量的金钱才能实现。
他本身不打算投资这部影片,斯坦顿工作室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投资,毕竟后面还有与福克斯探照灯合作的《电锯惊魂》的续集,这需要很大的一笔钱,即便更换导演的话,这种续集的投资风险也更低。
影片不是来自自己的投资,墨菲必须调整自己的心理,一是权力必然会变小,二是资金管控会更严格。
前者还好说,作为一个经历过还算正规教育的导演,墨菲知道这里是制片人负责制,后者则有些麻烦。
不过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这就要导演会喊穷。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身为导演应该尽可能的透明并且必须永远讲实话,但现实的情况就是你充满热情,剧组干劲十足,却囊中羞涩。
一个成功的导演,还应该在影片完成之前,用言语、行动以及计划,给投资制造信心——只要投资越大,影片会越出色,未来的市场回报也会越高。
说服金主们投钱,从来不是简单的工作。
从本质来说,这就是让投资人给脑海里的一个想法投资。
想法这种东西很模糊,很概念化,有些导演或者制作人为了拉投资,往往会先拍摄一个短片,利用短片来吸引金主。
但这也有弊端,短片不够惊艳的话,很难吸引到投资。
这么做的时候必须要小心,向潜在的投资人介绍项目和做出潜在经济回报的承诺这两者之间有清晰的界限,毕竟这是一个在法律监控范围内的游戏,在做出回报承诺的时候务必小心不要蓄意歪曲事实,否则很有可能因为涉嫌欺诈被司法系统盯上。
当然,墨菲不打算拍摄短片,这种方式也不合适他。
从九月下旬一直忙碌到接近十月初,墨菲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终于搞定了剧本,以及caa运作影片更为重要的项目商业计划书。
即便是到现在,墨菲也希望有人欣赏他的剧本,然后对方大挥一笔,开上一张足够影片拍摄的支票,这是所有导演共同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