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页

周承玉只在回信中随口提过一嘴,只是感慨符玉兰确实是赚钱鬼才,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她的私库就丰实了不少,最起码批给女学和太学的修缮资金是回来了。

难怪先帝对着一个承了爵位的小公爷干从商营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纯粹是因为符玉兰真的能生金子。

周承弋看了看,再仔细一琢磨,就明白符谦这搞得就是高考冲刺辅导班啊!

还请了这么多有真材实料的往届前三去讲课,即便只是一人一节,那也是受益匪浅的,这班的收费肯定不低。

周承弋也忍不住感慨符谦脑子是真的会赚钱。

就说那个捐赠书籍吧,符谦是真的免费捐给了女学和太学,但对长安图书馆可就没这么客气了,他也不要钱,只是提出了抽成的办法。

那些人没觉得图书馆能有多少人流,顶多就是那些学子什么的来,所以没有当一回事,随口就同意了,还对于符谦指定的窃书需要原价赔偿这种规则嗤之以鼻。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普遍清高,窃书可是偷盗,这是大问题,基本不会发生。

然而他们没想到,符谦会直接在各大杂志上刊登广告,连云梦剧场也不放过,扫盲教育班也找人去拉了横幅,知道的多了,感兴趣的也就多了,去的人一多,总要有想要借书的,销售量就上来了。

后来知道什么叫薄利多销后,同意抽成的人当真毁的肠子都青了。

包括符谦在内的一些革新派,对于长安的变化反而是乐见其成的,这证明国民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还是很高的,也证明着萧国从百姓开始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周承弋在信中了解到这些东西还没有什么实感,所以没有当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