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页

“索性也不差这一刻钟。”周承弋揉了揉他的头,房观彦璀璨一笑。

两人准备上马车离开,却被反应过来的记者拦了一下,他颇为激动,“我是赵家楼的记者,请问你是唐子固吗?我能问你些问题吗?”

房观彦询问的看向周承弋,确定他真的是赵家楼的记者,便点了点头,也没计较他叫错了姓氏,自我介绍道,“我是房观彦,字子固。”

记者顿时涨红了脸,连连道歉一番,这才提问,先是确认了房观彦的身份竟然真的是房丞相之子,面对自己欣赏的文学大家兼顶头上司儿子,他终究没有问出过分的问题,通篇都是围绕着这场科举进行提问。

稍微犀利的应当便是对于女子考科举的看法,房观彦是纯正的太子派系,自然是同意的。

最后问起科举难度,房观彦认真想了想,对比了做的历年真题,回答道,“今年的科举稍微难一些,策论最后的题目是农学新作物的推广养殖,可能大部分人都没有准备。”

记者听到这个题目都懵了一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赶紧又问了一遍,“实在惭愧,原来农学也属于策论一科吗?”

“这里的重点在于推广方法,不必如此纠结。”房观彦好心告诉他。

记者抽了抽嘴角忍不住吐槽了一句,“出这个题目的人当真是人才也,只怕这题考差的不少。”

出题人周承弋摸了摸鼻子。

皇帝一开始是给了周承弋两个选择:监考和出题。

周承弋哪个都不想选,奈何他不选皇帝不放他走,周承弋最终还是选了出题,一抽就抽中了策论,好在抽的是主观大题,他对着脑子里的时政翻来覆去,最后从士农工商四个方面各出了一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