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页

他“噌”的站起来,眸中精光迸射,亮的惊人,张口语气迅疾生怕他反悔般的丢下句,“此事您尽管吩咐!”

当初改教育搞女学,写下《女尊之国》和《琉璃玉骨》时,周承弋只是抨击和讥讽封建教条,尽管笔下所写的女主角是位状元郎,却对于女官入朝持悲观态度。

总觉得还需要时间形成新的思想观念之后才能够再开唐朝先例,万万没想到皇帝会率先撕开这道口子。

而且还是走科举,这含金量可不低!

他再看这听政殿几位脸上并无惊讶之色,显然是一早就知道了,也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时候起的想法。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在于,“父皇,兹事体大,朝臣必然不服,您打算如何做?”

“朕想要做什么,朝臣又待如何?”皇帝的语气淡然而霸气,他只轻叩桌面两下道,“关键不在于朝臣,而在于民。”

房丞相接下这话,“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古往今来多少朝代,多亡于民而非官也。”

他顿了顿,以手作笔在空中点了两下,意味深长的提醒,“改制之事意在民,民怨扶摇直达天听,便不动也得动;民声低迷入地底,则成败意在公卿也,反之亦然。”

说完房丞相含笑看着他。

周承弋仔细琢磨这句话,发现里头有两个意思:一,萧国百姓远多于士大夫,这件事上头推不动,下面就要闹出点动静来,最好闹大一点,迫于压力不改也得改,那个时候官员反对也枉然;二则是,这件事公卿反而是弱势,最要关注的是天下那些文士,文士也是民,不解决他们的话,这计划也很可能流产。

前者好解决,去一趟女学,叫余映和沈娉她们弄一个联合上书就行,底下有了需求,皇帝可以顺势而为的推进政策;但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