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儿子这么争气,卢父感到很欣慰,为了更加专心地培养孩子,他甚至辞去了工作,全职在家照顾督促孩子读书,除了读书之外,其他一概事务都不让孩子沾手。

如果卢清华看到地上掉了垃圾而去捡,卢父看到了还会责怪他浪费时间:“你除了读书,不应该把时间花费在其他事情上面。”

后来,卢清华牢牢记住了这一条。

但他家也不是什么富豪之家,卢父辞职后失去了稳定的收入,存款并不够坐吃山空。

但是卢父找了条新路子——募捐!

没有看错,就是募捐。

因为卢清华优秀,本地媒体都对他有所报道,后来卢父便把家里的困难跟媒体沟通,面对这种事媒体当然愿意帮忙,于是天才学生家境贫寒读不起书的节目就播了出来,真有不少善心人士踊跃捐款。

后来网络普及,卢父学会了发博客,便“真情实感”地炮制了一篇篇声情并茂的文章发到了上面,表示他们有多不容易,孩子又有多刻苦。

刻苦向上的学霸总是能得到更多的同情,随着卢父博客的影响力扩大,愿意资助卢清华上学的人也越发多了。

家里的条件渐渐好了起来,为了感谢那些资助者,卢父还常常把人们都请到家里来吃饭,让卢清华挨个道谢。

一边接受着孩子的感谢,那些人一边夸赞卢清华又聪明又乖巧,真是品学兼优的代表。

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卢清华渐渐变成了现在这样。

学习好就能得到夸奖,学习好就是好孩子,其他孩子成绩不好,都不是好孩子,不应该跟他们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