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好啊,老师看着怪瘦的,是该吃点肉补补,不然教咱们娃多累啊,我家的崽子我知道,皮!皮得很啊!”
“那我家闺女就不一样了,文静听话,教她肯定省事,老师肯定喜欢我家闺女……”
“你家闺女文静,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要我说我闺女那泼辣的性子,更加利索。”
说着说着村民们就开始比儿女了,这大概是天下父母共通的习惯,晒娃、晒娃、还是晒娃!
第二天上学的时候,老师们一脸懵逼地接到了各种投喂,冬瓜萝卜腌黄瓜,猪肉大葱白面粉,这是让他们包饺子吗?
午休的时候,他们还真包了一顿猪肉大葱馅儿的饺子,虽然捏的奇丑无比,但总算能吃。
下锅后,一个个白面饺子跟胖娃娃似的在沸水中翻滚,捞起来撒上葱花,蘸点醋和辣椒油,喷香。
学生们也围着吃了一顿,把带过来的白面和肉全给吃光了,几个老师吃的倒还少些,只略微吃了两个就看着学生吃,一点儿也不白净的脸上都呵呵笑着。
这些娃娃也不常沾荤腥,个个瘦的跟猴子似的,看着他们吃的香,老师们觉得比自己吃饱更香!
结果送肉的富户家的孩子回家那么一说,父母听说送给老师的白面猪肉都被这些小崽子吃完了,不由拿着拖鞋抽了自家孩子几下,没用多少力气,但意思到了。
“送给老师吃的,你吃那么多干嘛?家里肉不够你吃的吗?”
于是次日又送了一些肉面过去。
此后,村民会隔三差五送点家里种的蔬菜给老师,也是让他们摆脱了天天都要吃腌咸菜的命运。
后来清夏花露水的工厂建好了,村民们很多进厂里打工,手里松快些了,送菜送米的热情就更高涨了。
虽然老师们的津贴没变,但他们的伙食几乎被村里包圆了,一村子养几个老师吃饭,也不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