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能满足自己的爱好又能数钞票,这般美事实乃人间第一等。

制作甜品的过程是相当治愈的,宋芋常喜欢将烦忧寄予到那个过程中去解除。

今日宋芋要做的便是小糖葫芦串。

最为耳熟能详的童年甜食之一的糖葫芦,又被称为糖墩儿、糖球,最简单、朴素的做法便是将去核的山楂串成一串,在上面浇上麦芽糖,待糖风干凝固在上面便可以食用了。

糖葫芦最早可追溯到宋代,那时候在《燕京岁时记》中便有关于冰糖葫芦的古早做法了,其中记载:“冰糖葫芦,乃用竹签,贯以山里红、海棠果、葡萄、麻山药、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凉。”

宋芋本打算今日待雨停了,往临仙阁的后厨烤制虎皮肉松卷的,只是昨夜临窗前思追往事的时候突然想起自己初启蒙之际甚是喜爱学堂外那家专门售卖老字号的蜜果,那时候还有单个售卖的价钱。放学后,五毛钱两个裹着厚厚一层雪白糖霜的山楂球含在嘴里,回家的路上都是甜津津的。

后来读大家写的《雅舍谈吃》的时候,见其中记录到:冰糖葫芦“以信远斋所制为最精,不用竹签,每一颗山里红或海棠均单个独立,所用之果皆硕大无比,而且干净,放在垫了油纸的纸盒中由客携去”。

想到这,宋芋轻笑,竟然机缘巧合和大家在美食上契合了。

顺着回忆这么一捋,往日学过新凤霞先生的一篇课文便映入了脑海,便临时改了主意。

因着宋祈渊近来在闭关苦读,而与宋芋同住一院的芸娘又惯来起得早,宋芋便拜托她帮自己置办些山楂果、海棠果、山药球、红小豆、腰果、蜜枣还有秋令的水果带回来。

宋芋先将材料淘洗了一番,将木盆端起晃荡了几下,这时,水面上已经浮起了一层绿色的枝梗来。换水洗第二次的时候,将掉皮损伤了的坏果挑出来,拣除余下的枝梗后,最后用手捧着放在竹篾做的篮子里沥干水分。

接下来便是去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