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白驱夜的母亲也是个可怜人。”师悯慈叹息:“她原是广陵太守之女,生的也极美。却被那毗蓝教的护法明王看中了……那护法明王乃是中土姑墨国人,总之不是汉人的模样……那时毗蓝教的妖人多次自西南下进犯中原,在扬州城内烧杀掳掠……广陵地位尴尬,出了事大舜和大厦谁都不愿意管,故而只能靠城中修士和平民自己抵抗。”
“城中人民早就恨透了他们。那护法几次求娶未果,便和景晗成里外勾结,又以城中平民性命为胁,这才把广陵太守的女儿掳走了……”
曲遥默了默,摇头叹息道:“家门不幸。”
“白驱夜的母亲恨极了这个孩子,故而就算救了回来,也对他极度厌恶,遂给他取名叫‘白葬之’。白葬之生到六岁时,毗蓝教大败,广陵太守才将女儿救了回来。可救回来后,这太守之女便在一个无人的雨夜之中投井自尽了。留下个六岁的‘半面罗刹’独自一人。”
宁静舟拧着眉毛,摇了摇头。他便是一个人长大的,许是这白驱夜的童年悲惨经历触及到了他心中最柔弱的境地。
“广陵太守从不视他为外孙子,只给他在城里荒僻处安置了间小屋令他自生自灭。允卿门找到他时,也只是以为他是个惨遭毁容的孤儿,瞧他可怜,各项条件也都符合,便问他愿不愿意当季天端的小书童……”
师悯慈叹息一声,念了句天尊。
“这孩子的真实身份,也是在他当了三年书童之后才被发觉的。因着广陵太守压根不认他,他也乐意留在允卿门季天端的身边,故而他才一直被收留在允卿门里,直到二十二岁,他才离开了允卿门……”
“可你方才说,白驱夜此刻就围在允卿门外?既然二人有这样的渊源,白驱夜为何又恨极了季天端?要将季天端生吞活剥?难不成这季天端整日里欺负祸害他的小书童?”
曲遥说完,又觉得不对,皱了皱眉头。
“可似乎不是这样,按你之前所说,季天端是个极温柔和煦的性子,他又怎能欺负这白驱夜呢?况且他们二人经历如此相仿……该是如兄弟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