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页

景晴的成绩也不错,只比景霖多错了两道拼音。

这也没办法,这边的官话和他们原先说的完全不一样,语言这种东西,一旦养成了习惯,想要掰过来就难了。

尤其是景安泓和赵华兰,他们在大周朝的时候就是有文化的人,大周朝的文字早就烂熟于心了,现在突然让他们去接受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文字,学起来多少还是有些费力的。

楚绣娘的成绩垫底,这也是景家人包括她自己之前就预料到了的。

楚绣娘少年家贫,没有认字的条件,后来有条件了,她又要忙着管家养孩子,照顾公婆,根本分不出精力认字。

赵华兰才嫁过来的时候,整日就爱写那些酸诗,楚绣娘看不惯她这个样子,奈何景安泓喜欢,说这叫什么红袖添香,夫人有才情,他出去也有面子。

当时楚绣娘以为儿子的意思是嫌弃自己没有文化,大字不识一个,夫人让他有面子,而亲娘不认字让她没有面子。

被儿子这么一刺激,楚绣娘也下了狠心想要认字,为此她还叫娘家给她送了一个断文识字的女先生进府。

女先生对外是楚绣娘新添的侍女,实际上却是教她认字的老师。

然而楚绣娘到底没有基础,古代认字的门槛又高,她握着毛病手就抖,落在纸上的纸比鸡爪子抓的还要难看。

坚持半个月都没写好自己的名字后,丈夫就劝她不要为难自己了,这儿媳妇都过门了,以后正该安心的享福,何必折腾出这些事情来为难自己。

楚绣娘一听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没多挣扎就放弃了继续学识字的想法。

楚绣娘破罐子破摔的想:儿子要嫌弃就嫌弃去吧,横竖她是老子娘他是儿子,无论如何都没有她迁就他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