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观看的人开始议论纷纷,避免李初尧再语出惊人,他只好说:“请李公子稍等片刻。”

今天天气正好,李初尧想到李家人的尿性,他冲身后的小厮招手,“去买个案几过来,可能一时半会儿谈不完,我和夫郎正好可以喝喝茶,晒晒太阳。”

“是。”

见人转身要走,李初尧又招了招手,“去请点人,搬些凳子来,请各位见证人坐坐。”

小厮走了。

听到李初尧吩咐的人,觉得这李公子特别会做人。

他们这些凑热闹的人,被说成见证人,自然更理直气壮了些,而且还让人搬来凳子,请他们坐,简直太好了。

一时所有人的心都不由偏向了李初尧,誓要帮他家夫郎要回嫁妆。

这事动静大,李府各院子的人,都知晓了。

所以等小厮再次出来时,张香兰,钱氏老夫人,全都来了。

当然,琼叔这个总管也在。

必要时,可得好生鞍前马后伺候着,不是吗?

李初尧挑了挑眉毛,也未站起身,就这么坐着,问对面的人,“老夫人,当初信中说沂南路途遥远,怕遇上流寇,便将夫郎的嫁妆留在了李府,如今我回来了,也该将我夫郎的东西还来了吧?”

第124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

周围陷入一片寂静,只等着老夫人开口,从“要回”到“还”似乎没什么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