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页

或许是顾莫杰一开始那段话过于铁口直断,过于嚣张跋扈,终究还是激起了很多人的反对意见。

顾莫杰冷眼看去,发声的几乎都是腾讯系的喉舌。

他站在台上冷笑一声,也不顾场合,说了句不太过分的话:“不要把消费者当傻瓜。中国人不会永远你告诉他用什么玩什么是有面子,他就觉得有面子的。等到大家觉醒的时候,社交引导喜好那一套就不管用了。”

不服的鼓噪甚嚣尘上,拼命冲击着顾莫杰唯“消费者本我论”的“歪理邪说”。

“但是现在还很好用!lv的包包火成那样,lv不好使了还有rada,管你动不动,普罗大众就觉得那东西跟风有面子!”

对此,顾莫杰并不打算去否认,他一点也懒得否认。

“是,眼下,社交引导用户喜好的成功率是挺高的。大多数人不愿意把注意力和研发成本投注到短期内难以看到明显效果的推送优化上。我完全理解。

但是,老马有句话,早上说过的,我特别欣赏——咱现在中国的生意人,做一件事情,今天做明天就想挣钱——这样的机会,是不存在的。如果存在,凭什么轮到你我?是你我比别人聪明,还是比别人努力?

这个世界上还缺聪明的人么?还缺努力的人么?如果一定要给成功者定一个最重要的要素,我认为是远见。我只有提前五年十年,觉得这门生意未来会火,我赶在别人没进场之前,先挖坑准备起来,静下心埋伏10年,等10年后消费者跳到我早就挖好的坑里来。

也许,我挖了坑之后,过了七八年,有同行发现我的判断是对的,也来挖坑了——但是对不起,位置最好的必经之路已经被我占了。

等到中国人普遍吃好喝好也不买房了,就像找点自己与他人不同的分别心、独立心的时候,再来想到做推送优化、揣摩客户的心思量身定做,已经晚了。”

顾莫杰的话,说到这儿也差不多了,剩下的,多言无益。

这涉及到两家公司对中国人人性的不同理解。

初音系的观点,偏向于鲁迅所说的“拿来主义”当中的思想独立者,有真我,有思想自由的人。

我要,我现在就要,我自己去拿!别人送上门、推销的东西哥一概不看!

而腾讯系的观点,偏向于“送来主义”。他认为大多数大众是没主见的,他们会因为潮流和流行的变化而轻易改变自己的喜好,所以花费很多心思和技术研发成本去揣摩中国人喜欢啥,是成本大收益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