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毕竟还有800亿美元的市值,在i领域彻底败落之后,马化腾立刻果断地壮士断腕,不再做任何为了推广微信和微信钱包而疯狂烧钱扩张的举动,而是安安静静开始转型,把腾讯从一家做流量做市值的企业,转化为做内容、做利润的公司。
用人话翻译一下,就是马化腾不再谋求qq和微信用户群体的急速扩张、争夺该领域第一。他只想把全部力量集中在做游戏、做音乐、做视频,甚至是腾讯此前没有涉足的网络文学领域,深耕已有用户的消费潜力。
一家公司在有能力争夺即时通讯和社交领域第一的时候,是不会急着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内容领域的,正如扎克伯格的facebook,就不会急于做游戏甚至是付费音乐、网文。
这一点,在2008年之前,就深刻体现过,当时扎克伯格的合伙人反复劝他“该做点能让公司实打实盈利的商业模式”,扎克伯格都用一句话否决:
“its-not-ol!”
对于当年的小扎而言,让facebook保持ol,不被商业气息过度污染,是其用户高度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占领大部分市场之前,那些污染都是不该考虑的。
不光小扎的facebook持有这种经营理念,另一个时空谷歌家对youtube也是这个态度,很晚youtube才进入贴片广告时代。
腾讯当然知道怎么‘借鉴’facebook的成功经验。在腾讯还有希望争夺第一的时候,它在套现盈利的领域是比较保守的,只有这个争夺彻底无望之后,才沦入了彻底追求加速套现、把现有用户剩余价值渣出来的模式上。
这时候,各种彻底无节操无下限的免费网游就开始猛烈进入腾讯游戏的视野了,只要可以捞快钱,帮忙把剩下那4亿多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兜里的零花钱掏出来的,就都可以放下身段做。
2012年初,马化腾试图进入网络文学领域,当时找了陈天乔想买盛达的某点网站,陈天乔当然没鸟他。马化腾后来考察了一番,觉得某点还是不够契合小学生套路文,不能符合腾讯用户快速套现的需要,索性只从某点挖出来一个团队,然后量身订造了一个名叫某创的文学网站,专攻小学生书城。啥内容能摸到小学生的撸点就卖啥。
……
2012年过完年回来重新开工,又是一年的各种福布斯、财富、胡润,以及权威财经杂志对各大巨头的分析陆陆续续出炉了。中国乃至全球的富豪榜、500强企业榜,都产生了剧烈的震动和洗牌。
另一边,2012年也注定是中国在正坛上大换血的一年,朝廷的某些中枢换jie了,还有一些诸如军方或者某政的体系会晚一些,大约要延迟一年。所以整个权利交接过程需要持续一年。
顾莫杰如今的政治身份,自然也得参加三月份的大会。不过和去年一样,因为处在被关注的风口上,加上防止腾讯联合到更多国企合作伙伴的需要,顾莫杰今年仍然低调得可以,不管别人提什么有利于初音或者其他试图介入通讯产业的民资的提案,他都眼观鼻鼻观心不关心、不追求、不参与。
因为国内互联网经济和其他新经济模式的发展速度远胜于历史同期,起码为国民经济的gd增长率额外贡献了将近1-2个百分点,所以本时空的2012年gd增长率足足达到了95,哪怕考虑到逐年趋缓的因素,到五年之后估计都还能维持在8。
所以,历史上2013年才放开的移动通讯虚拟运营商政策,如今提前了一年就正式在大会上上通过了——谁都知道,如果按照纯粹的经济发展趋势而言,这步放开可以更早完成。但是这种放开最大的制约是政治上的,而不是经济上的,太上不变成无上,某些利益门阀是撬不开的。如今换jie仅仅完成一半的情况下就实施这种改革,已经很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