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无话,第三天一早,出差归来的林局一上班,就火急火燎把韩明喊去了。
都没让秘书通知,直接打内线电话的。
这些天每天后半夜两场球的韩明,精神正差着呢,一听屁颠屁颠就去了。
“林局好,您有什么吩咐?”
“星期一交办你那个土地招标文件,做得怎么样了?围标单位找了么?”
韩明心里咯噔一下,就知道事情要坏。
林局居然盯这么紧?不是说至少7个工作日的么?就是去年李叔福来的时候,都没催这么紧的待遇吧?
幸亏韩明毕竟是老油条,领导问话,当然不能说事儿还没办。
“已经在办了,基本上都好了,就是规划处老刘那边规划都没定稿,我这里商务文件也不能最终敲死……等老刘那边一好,我这里最多两天……哦不一天,就给您拿出扎扎实实的东西!”
死道友不死贫道吧,这种时候,当然是推一个“前置环节”的替罪羊出来,拉领导的仇恨值了。
何况这两年上头就有个副局要退了,他和规划处的刘处都盯着那个位子呢,这时候在局长面前给对方下点眼药,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尽管实际上,这种说辞很站不住脚。
因为商务招标文件和土地规划细节,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做完才能做另一个的——同一块地方,规划处画出来一条长方形的地块,卖15万一亩起拍价,难道画成正方形或者圆形,售价就要飙升或者猛降不成?就算有微调,很多通用性的工作商务文件编订环节也是可以提前做起来的。
只不过,一般衙门里习惯等前面彻底敲定,后面才开始动手。宁可让顾客多等一个月,也不让自己多费事半小时修修改改。
可惜,下一秒钟林局的回话,就让韩明如堕冰窟。
“小刘那边不是已经做好了么!昨天就把规划交给我了!你怎么办事的,居然都不知道。”
韩明手足无措:“啥……啥……我我,他没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