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页

听到这里,陆文君的嘴里几乎可以塞下鸭蛋。

打球还能这么打?

“这个……成功率高么?”

“我看过细节分析,觉得应该挺高的。首先,如果全联盟只有一支球队采用这种战术,其他球队不可能为了防御这一支球队而伤筋动骨全面改变战术和训练。否则的话,他们在相互之间的比赛时就会面对更多的脱节,得不偿失。还不如保持‘宁可每次遇到金州勇士都吃亏、但是打其他对手还能保持原状’的状态。

nba的常规赛,常态是两三天就有一场,甚至还有‘背靠背’的连续两天两场。这种时候,球员靠战术安排临时改弦更张,是不太可能的,基本上就是靠肌肉记忆和条件反射在打球。

所以,遇到这种就是偏偏和大众的肌肉记忆、条件反射拧着来的球队,还真有可能普遍吃亏。要是拉里佩奇真用大数据改造了金州勇士队,估计给他两年内拿个常规赛第一没问题。

但是季后赛总决赛,会麻烦很多。因为季后赛每场之间休息时间长,而且连续几场都是针对同一个对手,打好几回合。这时候这种取巧的战术就容易被对方针对性调整化解了。所以我估计,金州勇士要在总决赛里面也拿好成绩,起码比他们在常规赛拿第一再额外多花两年时间。

当然了,我现在也就是根据目前佩奇摸到的大数据分析。‘比常规三分球再退后三英尺投三分球’这个概念,也只是篮球大数据在nba里应用的沧海一粟而已。说不定再过两年佩奇能分析出更多牛逼的决胜点呢,那也是没准的。”

顾莫杰说得言之凿凿,妹子们依然不肯相信。

这也难怪,毕竟大数据的体育应用,此前根本没人想到过,甚至一提都觉得疯狂。

不知数年之后,当弱旅金州勇士以泥石流形态摧毁nba旧世界、用靠经验打球的人从来没想到过的战术杀完常规赛再杀总冠军时,这些今天选择不信顾莫杰的妹子,又会作何感想。

顾莫杰说完分析,最后抛出了他的结论:“克林斯曼,2009年4月,从拜仁下课。我看重的,恰恰不是他在德国国家队和拜仁的资历,反而是他远赴美国虚心求教一年、接受新理念的经历。这样一个教练,才是和初音最合拍的。”

在另一个时空,后来的克林斯曼在2011年“闭关修炼大成”后,执教了美国队。

中美,都不是足球强国。但是中美,在这个历史的风口,都是大数据和云计算、人工智能强国。

地球上那些足球强国,在这个时间点上,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面,都被中美甩开了。

克林斯曼这样一个渴望新式足球、渴望用脑子踢球的教练,见到顾莫杰描绘的图景时,不可能不向往。而在平行时空那几年里,他也着实从美国人那里学到了很多匪夷所思别具一格的新训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