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智能机本来就是一个日新月异增幅暴涨的市场。虽然09年下半年,中移动制式的安卓机才开始进入市场,而移动用户本来就是联通和电信相加总和的五倍以上。
额外暴涨的安卓机出货量,大量集中在垃圾小厂的千元机档次,“初心”和htc并不是最大的受益者。
但“初见”毫无疑问是最大的受益者。在新购手机的年轻用户里面,第一次成规模地出现了“买了手机后没有安装qq”的用户。
因为“初见”的用户量已经足够高了,社会上已经开始出现“某个新入网的初一新生用户,发现其所有现实中的好友都已经有‘初见’帐号,所以他没必要申请qq号”这种现象。
何况“初见”的联系人批量添加功能点,用户体验一直做得比qq和微信好,尽管qq和微信一直在山寨和抄袭,却始终没有完全跟上“初见”的脚步。
初见是国内i软件中,最早推出“可以直接从手机电话本导入联系人列表”功能的。也是最早导入“你们的共同朋友”、“你可能认识的人”、“附近的人”、“校内网同班同级生”这些统计维度的软件,一个新用户注册了“初见”之后,只需要操作三五分钟,就能加完几百个好友。
十一过后,手机新购潮虽然褪去了,初见“阅后即焚”功能的火爆,却开始向新的市场模式转移。
学生党们,开始在面对面的近距离现实交流时,使用“初见”。
这种情况,在原先的qq时代,乃至现在的微信时代,都不可能想象的。
qq的用处,就是给分隔两地或者至少暂时不会见面的人之间聊天用的。从来没见过几个人明明坐在一个房间里,现实中吆喝聊天都可以听见,却还拿出手机来聊的情况。
初见的新功能出现后,却颠覆了这条铁律。
开始有人围坐在一起,然后互相显摆自己手机里的牛逼福利图,然后享受同伴们当面起哄、瞠目结舌的表情。
后来有人总结这一历史时间点:或许,让当面坐在一起的人,都要通过手机来聊天,这种病,就是从那个时间点,被顾莫杰从潘多拉的魔盒里面放出来的吧。
不用初见的人,不仅感受到了在网络上被某个模糊笼统的大圈子里朋友们,排斥到了一个个更私密的小圈子之外。更感受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当面社交,也面临了这种排斥。
这种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
腾讯搜集的用户习惯大数据,不会告诉张晓龙和马化腾这种隐痛。零花钱的不足,以及智能机的普及率低,仍然在压制着这个看似不怎么牛逼的新功能绽放其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