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两个领域的动作,要明显得多,有很多显性的戏码可看。
回国仅仅小半个月,把浏览器、电邮和bt下载工具三者之间的发展基调定好之后,顾莫杰的主要精力,就转到了手机软件领域。
年初的时候,顾莫杰和叶维伦讨论的进军手机软件方略,是抓大放小:
大型山寨机供应商,由初音集团亲自出面去谈。小的山寨机方案提供商,则通过运营商合约机渠道一网打尽。最后,再挟势去和那些姿态目前还很高、条件上端着架子的国际品牌商详谈。
到了7月份,第一步已经做到了。
国内有两家相对脱颖而出的山寨机方案商,金立手机和酷派手机,在上半年的时候各自杀出了百万台以上的手机出货量成绩,很快进入了初音集团的视野。
顾莫杰手下的商务谈判人员,嗅觉很是灵敏地第一时间找上了这两家公司,并且以一个相对低廉的价格,说服了对方在手机上独家预装“初音手机拼音输入法”、“初音手机wa浏览器”和“初音影音手机播放器”这三大软件,以及一款配套的手机数据下载工具。
台湾联发科的tk开放式套片,是05年才开始涌入市场的,而山寨机研发方案提供者们自然也需要小半年的时间去研发、测试、封板、生产。所以国内的山寨机实际上是05年年底、06年年初才开始在市面上扩张铺货的,距今也不过半年多而已。
手机软件商给山寨机硬件上塞钱、求硬件商在手机出厂时预装特定软件,这种合作模式如今刚好才处在渊薮状态。除了顾莫杰,几乎没有人这么干过。
以至于,初音集团的商务人员找到金立和酷派手机谈判的时候,金立和酷牌居然不知道怎么开价——因为这种合作模式在国内实在是没有先例可循。
结果,初音方面轻车熟路地援引了目前国内相似行业的开价模式:比如电脑软件商请求番茄花园、雨林木风等盗版封装商,在盗版封装系统里预装特定软件时,给的那种价位。
06年的番茄花园和雨林木风,都已经处在危险的边缘了,它们的坐大,当微软为首的巨头逐渐起了杀鸡儆猴的念头。但是不管这么说,至少在初音集团和金立、酷派谈判的时候,番茄花园还活的好好的,并且被作为一个被同行羡慕的、值得援引的成功案例。
没有经验的金立和酷派,直接接受了初音方面的开价,以每台手机区区10块钱的价格,答应了搭载顾莫杰的3款手机软件。而且金立和酷派还自以为赚到了。
顾莫杰无形之中,又喝到了一个行业的头口水。
要知道,再过那么一年半载,等到第三方的手机软件商们认识到手机软件的用户黏性远比电脑软件的用户黏性高得多之后,大量的山寨机预装需求会蜂拥而来。届时,手机软件的出厂预装价格,会被炒到一个比现在至少贵五六倍乃至十倍的高度上。
道理很简单,也很容易理解:番茄花园之类的s封装系统里,预装的软件是没有什么用户黏性可言的。一个买了盗版系统盘回去装了电脑的网民,如果习惯于用谷歌浏览器,是不会因为系统里面预装的是初音浏览器、就直接妥协使用初音的。除非是那些无可无不可、只要有的用就行、具体是啥无所谓的低频网民,才会随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