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就算都是程序员,都是两三年资历的,此前在什么公司干,值钱程度也大不一样。
比如朱海波前阵子刚从搜狐跳出来,回到钱塘。当时去应聘过一家公司,人家写着“要求三年以上工作经验”,他丝毫不怵,直接就去了。
对方公司的hr问他有几年工作资历,他直接说:“四年。”
hr一看简历明明是01年才毕业的,哪来四年的工作经验?把这个疑问一说,当时朱海波轻蔑地回答:“加班。”
同样是互联网公司,有些企业加班是很严重的,任务量也很重。朱海波是真心觉得,他在搜狐干的两年,肯定抵得上那些不怎么加班的公司干三四年的积累。对方的hr不识货,非要用硬杠子套人,那是hr的水平太次,不了解本行业。
然而,03年的物价和平均工资水平终究比后世要低不少。
6000块,试用期,至少已经算是有诚意了。
三人拿着信封你看我我看你,都看到了一种信号:不管这公司看上去多不正规,至少诚意是有的,要不就试试?
三人签了字,领了钱,填了证件号码和手机号。顾莫杰微微一笑,把几份打印好的文件分别交给他们,那上面是这一周里他们要完成的工作任务。
从说明上看,公司要编写的第一款软件,只是一个拼音输入法。
随后,顾莫杰亲自给他们做了一个半个小时的简单培训——不是教他们怎么写代码,这玩意儿顾莫杰教不了——而是教他们怎么使用公司架构的代码服务器上传和下载代码到本地的工作电脑,如何使用公司的数据库。
程序员们工作的电脑,是不能直接连接外网的,只能连接到公司的代码数据库和编译服务器。这种管理手段在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是行业惯例,目的是防止程序员窃取公司的源代码。为了保密,很多时候甚至连u盘都不许往写代码的电脑上插,可谓是尽可能杜绝一切传递手段。
三人如今还没觉得这家公司的产品代码有什么值钱的,或者说值得窃取,只是走马观花听顾莫杰讲解完,分配了任务,自去写不提。
因为是第一天,讲解和讨论就花了很久,其实根本没几个小时可以写代码。朱海波被分到的那部分任务因为很琐碎,根本看不出来是要实现什么功能的。他只能是把程序的其他主体部分设想成一个黑盒,他只管实现他这一部分需要实现哪些输入和输出的效果,便算是知道自己写得对不对了。
至于输入从哪里来,输出到哪里去,朱海波完全是一抹黑。幸好几人都是做了好几年程序员的,对于这种工作模式还有两三分适应。如果是刚刚毕业的计算机系学生,你让他不去想全局功能,只顾埋头于局部,肯定会让人觉得抓狂。
然而,能够暂时忍受这样的工作模式,不代表他们喜欢。如果不是看在已经拿了一个星期的薪水,不愿意背信弃义,朱海波几乎第二天就想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