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页

如前所述,在体制内的中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这个领域,很多时候发明就等于国家级期刊论文,实用新型就等于省级或者行业期刊论文。两者的成果指标是可以通用的,只要总成果数凑到了,无论内容是啥,职称就到手了。

当然,评职称的时候,从业年限这种论资排辈的硬杠子也是要的,不然你就算成绩再多,资格不够老,也是不行——这是另一个问题,没什么可抨击的。

因为这一点是举世皆然的,国内有,米国一样有。只不过在国内,这种脏活是各种国家经办的行业职称评审经办机构来做,而米国则是各类行业工会来做——米国的工会,可是一种异常强大的存在。

如果站在资本家和绝对自由市场经济拥趸的立场来看,朝廷的潜规则和工会对过气者的保护,对丛林法则和自然竞争的妨害程度并无二致。

实用新型不用见到实物,只要理论验证严密,就能过审。加上成果到手后单位给的赏金,所以往往比省级论文要塞的排版费划算很多。刷的人多了,这块的学术造假市场就大了。

但是到了发明和国家级论文之间,这种情况就逆转过来了。毕竟发明是要见到实物的,而一项发明级别的新技术,要想做出样品来,不管是机械件的也好,电路板也好,光是模具的开模费就好几万成本砸下去了。

就算不开批量定型的模,首模只做样品,成本也便宜不了多少,而且将来如果这个技术真有投产价值的话,还要再砸一次开模费。

林林总总加起来,光模具费就比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论文所需塞的潜规则红包更贵了。而成果单位给刷职称的人的个人奖金并不足以弥补这笔支出。

所以除非是在研发阶段就把“科研经费”套出来,用科研经费承担模具费的话,一般是不会有人自掏腰包直接买成品发明来刷成果的。

市场经济规律使然,刷成果,当然要凑成本最低的来刷。

……

然而,顾莫杰一问,费莉萝就知道他误会了,补充了一句:“这次不是拿来刷成果的。我是找到了真心觉得这技术有用、有投产价值的客户。值多少,就实打实给多少。

实话给你摊牌了吧,那潜在买家,就是滨江的苏泊尔公司——原来做压力锅和电饭煲很有名的那家。去年,苏泊尔刚刚把总部搬到本市,据说是不满足只作压力锅了,开始准备转型扩张,向全系列厨房家电用具发展。

今年他们开始筹备上市,不出意外,明年就能上深交所。如果成功了,他们就是国内首家做炊具行业的上市公司,这个第一是志在必得的。

如今这个窗口期应该对我们很有利,苏泊尔急于掌握很多有投产价值的厨房用具新产品技术。咱所里和苏泊尔有多年的法务和专利代理合作,所以这块的消息我一打听到,就马上来找你了。”

前世的顾莫杰对厨房家电领域的公司两眼一抹黑,完全没有接触过。虽然他家里的高压锅和电饭煲都是苏泊尔的,但是直到费莉萝提起,他才知道原来苏泊尔的总部就在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