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凝与秦箐的关系在原来的传言下再度升温,辐射到了魏州府城及周边县城,再度成了人们闲聊的话题。
三月初三
长安城,大街上入眼尽是进京赶考的士子,好不热闹。
此时离二月廿六的会试已经过了八天,会试放榜就在今日中午,这些士子都在等待会试名榜的公布。
这些人如果会试能考中贡生,那么最差也能混个知县当当;若是考不中,那以他们举人身份,就只能从县丞、主簿之类的八九品官做起,在以后几年里慢慢熬资历升迁了。
午时过,王原与刘毅汇一齐去往皇城外查看榜单,
与他们前往的还有另外两个南方士子,一个名江浩宇,来自淮南道扬州,和王原一样,是本地解元郎;另外傅修筠来自蔡州府。
四人是在会试之前就在客栈相识的,几人这些日子一起讨论科考以及一些普通的政治话题,见解都是各有不同却是内涵统一,颇有一种相逢恨晚的味道。
那淮南的两人年纪都只有十八岁,比王原和刘毅汇都要小。
鼎朝会试由丞相主持,地点在廷英殿外面的科院举行,而科院已经是在大明宫正中央了,为了方便,张榜的地方肯定不会设在里面了,而是在皇宫南门丹凤门旁。
一般会试前三名都是有朝廷派人提前来通知的,不需要亲自去张榜处查看成绩。
一行人来到丹凤门外,此时这里等待看成绩的士子已经是将门前街道围得水泄不通了,两边还有结伴前来的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