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仁帝限众人一日内给他答复。
贤王,端王,顺王。
要从这三人中择一人,属实不是件易事。
主要是监军这个位置,既不上战场杀敌,还要在军中指手画脚,是以极不招人待见。
皇子上战场,多半是为了立功或是掌控军权。
可惜这次的事,和这俩都沾不上边。
宓葳蕤直觉事情并不如表面上看得这般简单。
果不其然,隔天朝会惠仁帝便命喻苏任监军,速速赶往边关。
文武百官口径一致,就连贤王与端王也未表示疑义,喻苏平静地接下圣旨,对比贤王端王,颇有种孤立无援逆来顺受的感觉。
宓葳蕤心知这其中必定有喻苏的手笔,但他实在猜不透喻苏此举目的为何。
若说是为了陪他同去边关,这理由未免太过风花雪月,况且喻苏如果能调动得了大夏三十万大军,何必时至今日,还在与贤王和端王缠斗。
怀着这样的疑惑,宓葳蕤在惠仁帝退朝后,隐晦地朝喻苏所在的位置看了一眼。对方似乎早就料到他会有这样的举动,视线相对,眼神中包含的沉静让宓葳蕤愈发肯定心中的猜测。
少顷,两人不约而同地错开视线。
一人转身随文武百官朝宫外走去,一人则思索着回到青云阁。
无人察觉两人的这场眼神的交流。
只有对监军一职尘埃落定后的喜悦。
贤王一派与端王一派的人见事成,皆以为自己技高一筹,纷纷松了一口气。
殊不知喻苏若是不想去,自有千百种方法让此事不成。
福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