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这次继任大典筹备的仓促,又有国师仙逝在前,礼部尚书生怕出什么岔子,好在过程比想象的还要圆满,不愧是得了神狐传承的少师。

感受着周遭宁静,惠仁帝也感到十分称意。

国师的继任大典,最忌讳生出乱象,狂风不止,或是烛火频频熄灭都算,似宓葳蕤这般,能平顺到毫无差错地度过的,便意味着神狐对新任国师极为满意。

其实抛开神狐不谈,甄选继任大典的日子与时辰,仅是对国师卜算天象的一项考验。

对宓葳蕤来讲,更是信手拈来。

观星楼上,惠仁帝跪到早先准备好的蒲团上对着上苍祷告,开始给这场气氛庄重却过程平淡的继任大典收尾。

“请神狐庇佑我伽邑世代……”

视线穿过凭栏,宓葳蕤不需花太多功夫就能看清惠仁帝略显敷衍的神情,这让他有些意外。

弦音乍起,拉回了宓葳蕤的注意力。

他取出香炉中点燃的线香,高举过眉间,再对月跪拜,脑中却仍思索着惠仁帝方才的言行举止。

等惠仁帝念叨完离开观星楼,宓葳蕤才得以起身,并暗暗将这看似不起眼地变数记在了心上。

宫外,贤王端王得知宓葳蕤顺利完成大典,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毕竟对这二人来讲,宓葳蕤能在这么短的日子里成为国师,全由他们一手促成,且这二人恐怕到现在还各自认为,他们将是真正的受益者。

殊不知,这都是宓葳蕤预料之内的结果。

大典过后,宓葳蕤可见地忙碌了起来。

尤其今年惠仁帝有意通过秋收祭,来消除国师仙逝在民间带来的动荡,是以宓葳蕤不能只在京城附近,需得将伽邑国内大大小小的府郡走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