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至今,他终于看清了伽邑国宫中盘根错节的形势。
大皇子的目标显然是皇位无疑。
为此他和他的母妃德妃,三年前不惜朝柔妃和喻苏下手。
本以为柔妃身死,喻苏被逐白露山,便能一劳永逸。
可他们万万没料到,惠仁帝对他们做下的事心知肚明。
当年他能未免柔妃一家独大而假装不知德妃陷害一事,今日便能借着同样的理由重新让喻苏回宫。
大皇子和德妃仗着昆城地动,帝王宠信,三年的功夫下来,到底没了以往的谨慎。
私下勾结窦章,以为窦章倒戈。
实则窦章倒戈只不过是得了惠仁帝的授意。
这就是为何惠仁帝打消了对他的疑虑后,一定要将他和喻苏割裂开的原因。
他是窦章选定的下任国师,之前眼盲恐还需窦运作一番,现在没了这个顾忌,他又炼出了超品丹药。
不是他过分自信,成为国师于他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惠仁帝绝不会允许国师与任何一个皇子关系过密,国师能看得见伽邑国的国运,能预知福祸,更不用说,他每日服用的丹药便是国师炼制。
一旦国师与皇子勾结,对惠仁帝无疑是巨大的威胁。
可即便这般严防死守,惠仁帝还是马失前蹄,他以为自己运筹帷幄,实则窦章早就在暗中为贵妃和三皇子做事。
宓葳蕤感慨。
若不是书中最终三皇子登基为王,而他此前又在青丘殿偷听到了窦章与红玉的密谈。
根本无法联想到,此时在朝中平平无奇的三皇子竟是拿捏住了窦章,并驱使其心甘情愿地为他做事。
徐锦州是窦章的把柄没错,但绝不仅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