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页

赵庭虽然接触过朝政,但并不知道太多,想法也简单,“既然是天灾,那朝廷确实应该视情况给与补助吧?否则百姓春耕时无粮种,可就要影响明年的收成了,到时候要拨的赈灾粮反而更多。”

赵璋吃完了,放下筷子,净手漱口,然后拿回奏折说:“你分析的有道理,正常确实该如此,可是你也知道,今年朝廷对北地用兵,南方也在剿匪,消耗的军粮巨大,朝廷也拿不出太多的粮种,而且不仅江西缺粮种,很快北五省还有可能遭雪灾,也要拨粮赈灾,其他地方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问朝廷要粮,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

会哭穷的可不止是一个江西,每天朝廷都要收到地方呈上来的要钱要粮的折子,就算是江南富庶的地方,这样的折子也没少上,因为大家都知道,必须让朝廷知道他们穷,才有可能留下更多的钱粮,否则朝廷就该伸手问他们要更多的钱粮了。

谁都不想当冤大头,所以一分穷也要说成五分,一分天灾也要夸大到三分,就像这江西的旱情,虽然三个月没下雨,但江西水源丰富,又已经过了秋收,旱灾并没有造成伤亡,如果过了整个冬天依然无雨,那才是真正的大灾。

赵庭犹豫了,这就好比他只有十斤粮食,眼前却有一百个灾民,每个灾民都想吃饱饭,可十斤粮食哪里能喂得饱一百个人,要么大家一起吃个半饱,要么就要有人饿肚子了。

赵庭恍然大悟,回答道:“遇到这种情况,是否先搁置不理?离春耕还有几个月时间,可以先统计各行省的粮种是否充足,到时候再决定该怎么分。”

“那你又如何判断他们所说的是否是实情呢?”

赵庭犹豫着问:“当权者无法走遍天下,无法亲眼去求证,所以朝廷才在各地设了督查司,是否该让督查司去求证?”

“你可致电督查司的官员是由谁发的薪资?”

“地方官府吧?”

“对,所以事关钱粮的事情,他们也许会偏向地方,他们的话未必可信。”

“可若是他们的话都不可信了,那为何要设督查司?总不能让让锦衣卫跑遍天下,什么事情都去查证,那也太费时间了。”

“你觉得当皇帝最重要的本事是什么?”

赵庭回忆历史上的明君,参照他心目中的明君,回答道:“应该是如何治理朝政,明辨是非,奖惩分明吧?”

“总结的不错,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驭下,知人善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虽然贪官污吏在所难免,但我们首先要学会的是信任。”

赵庭大概明白他的意思了,就算这些地方官员说的不一定是真的,但他们不可能事事怀疑,否则事情就没法做了,“侄儿明白了。”

赵璋没再多说,让赵庭回去休息片刻,下午还有骑射课。

赵庭想起自己的来意,将在慈宁宫的谈话告诉赵璋,疑惑地问:“祖母听到沈少傅后的表情有些奇怪,似乎对他有些……可是少傅得罪过她老人家?”

赵璋当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与他有交集的男人并不多,他的情缘又是在宫外结识的,稍加想想就知道是谁了,看来母后是终于知道他的另一半是谁了。

赵庭走后,赵璋立即吩咐杜富成,派人就盯着慈宁宫,“朕要知道慈宁宫里每个人的动向,但凡有个人出来都要盯着他去哪里,见了谁,说了什么。”

杜总管暗暗叹了口气,这对母子最终还是走到了这一步,“是,老奴会安排好的。”

?作者闲话:今天就一更,这个月没法保持日更六千了,过年前后事情多,日更3000+。

第一百零四章 大寿(上)

赵璋忙碌到半夜,御书房里的地龙烧的太旺,他只觉得口干舌燥,心里也没由来的烦躁起来。

这个时间往常他都是直接在宫里睡下了,离上朝也没几个时辰,不过今天特别想见沈嘉,于是披上斗篷从密道去了沈府。

沈嘉知道太后回宫后,赵璋应该不会经常来了,所以泡了个澡后就直接睡下了。

赵璋摸黑进来,又摸黑脱了衣服上床,沈嘉迷迷煳煳感觉到身边有人躺下,习惯性地往里让了让,等人躺下后又抱住他的腰,沉沉地睡下了。

赵璋本想和他说说话,见他睡得好也不忍心打扰,而且一回到这里,心情一下子就轻松了许多,那种烦躁沉闷的感觉一扫而空,很快也睡着了。

第二天沈嘉先一步醒来,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赵璋是什么时候回来的,看时间差不多了,他把手伸入赵璋的里衣内,在他的胸口摸了摸。

隔着一层薄薄的布料,赵璋将他的手按住,声音沙哑地问:“你这是想让朕罢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