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开始不约而同的除掉了那些为拓跋旸说话的臣子们,瓜分他的势力。
大辽的王已经垂垂老矣,并不能压制住朝气蓬勃的皇子们,很快便在权利的碾压中,被逼禅位。
而其余的皇子们更是一个不服一个,哪里还管什么大夏,今天你当上了王,明天我就会把你踹下来。
而霍凌珩在这时候被带到大辽,那便是一个活生生的靶子。
不过众位皇子们顾忌他大夏人的身份,并没有对他动手,只是将他软禁了起来,当做日后大辽与大夏协商的筹码。
古彤在打败了大辽后没有多久,威远大将军陈忠便醒来了。
古彤在陈忠的身体恢复的差不多后,便将边境的战事重新交给了他,带着陆柒等人回到了皇宫。
在离开的时候,边境的战士们夹道迎送,充满了对古彤的不舍与尊敬。
仅此一站,古彤已经在军中树立了极高的威信,哪怕现在古彤将自己的真实性别暴露出来,也不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影响了。
而此时的大夏京都中人,对于霍凌珩叛国之事可是传的沸沸扬扬。
当初霍凌珩在大辽军营露面的时候,许多人的眼睛都看得清清楚楚,就算是不认识他或者没有看清他的人,在经过了张成那么一吼,便也知道了霍凌珩。
而岳静婉在得知了这个霍凌珩叛国的消息开始,便惴惴不安了起来。
因为她突然想到了,在霍凌珩府邸着火前,自己可是替他送过一封信的。
当时的岳静婉正处于被爱的氛围中没有察觉,而现在听说了霍凌珩叛国的事后,便很快的清醒了过来,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便是万一当初霍凌珩让自己送的那封信有问题,倒霉的便是自己了。
岳静婉的猜得不错,在古彤回到京都的翌日,便开始找人调查了当初替霍凌珩传递消息的那人,很快,所有的证据便都指向了岳静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