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

有些不服古彤的官员则在暗地里翻了一个白眼。

古彤注意到了下面凝固的气氛,也看出了绝大多数的官员并不相信自己,不过古彤也没有在意,因为现在她就要用实力来证明自己,她是有资格坐在这里的。

只见古彤随手一指,指向了之前提出减少赋税的那人道,“你是说俪县遭逢大旱需减少赋税?那朕问你,下面的地方官员在大旱之前可是有采取什么措施吗?”

提出问题的那位大臣听到这里,踌躇了一下道,“这,这应当是采取了一些措施的,但是大旱乃天灾,并不是人力可以阻止的。”

古彤听到这里,冷笑了一声,在原主的记忆里,现在的俪县根本就没有大旱,而是地方官员仗着地方偏远,鞭长莫及,所以故意每年都说俪县有灾,实则是将赋税的银两直接贪图了大半,既然如此,古彤便绝对不会放过那人的。

于是她道,“好啊,可俪县每年都会发生天灾,到底是那边的风水不好,还是地方官员本身便是吃闲饭的!”

此话一出,落在有心人的耳朵里,瞬间便有了想法,难不成这个小皇帝知道了俪县每年假报天灾的事了。

但是他们还没有想出这一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便听古彤继续道,“首先,据朕所知,俪县的官员自上任没有多久,俪县便开始天灾连连,赋税更是一降再降,其次,为何不在发现大旱之初便实施有效的手段,凿井,储水,哪个方法不行,中途朕可没听说过俪县任何一名官员来报,反而现在需要赋税的时候告诉我要减免赋税,早干嘛去了。”

说罢,便让御史台的一位官员直接前往俪县,如果发现俪县的地方官有任何欺瞒,直接革职查办将那人押送进京。

古彤说完,便指向了提出需要粮饷的那位大人,只见那那位大人被古彤那么一指,竟然直接瑟瑟发抖了起来。

古彤直接问他道,“朕问你,威远大将军的奏折是什么时候送来的,朕记得每年都会提前半个月送到,为何现在晚了这么多的时日?”

那人本来被古彤一指,便开始心虚了起来,现在听古彤居然威远大将军往年什么时候送来的都知道,顿时慌了起来,结结巴巴的道,“陛、陛下,是近日送来的。”

古彤听到后,眉毛一挑道,“哦,近日是多近?”

那位大臣听古彤这样问,冷汗涔涔的往下流,不敢再说话了。

古彤见此,面容瞬间的冷了下来,道,“你可知边境粮饷是多重要的军机吗,你竟然连这个都敢压,是不是朕看上去很好欺骗的样子?”

古彤的话音刚落,便见整个朝堂上所有的官员,全部随着自己的这句话,跪在了地上。

古彤见此,直接站了起来,走下了龙椅,来到了各位大臣们的身边道,指着之前说临南汛期的那位官员道,“我记得前两年朝廷貌似就拨款给了临南堤坝,为何重金修建的堤坝却抗不过两年?!”

说罢,扫视那些官员冷声道,“你们是不是以为朕很好欺骗,或者说从朕的国库里很好掏银子?!”

众人听见这话,哪里还敢继续说话,通通低下了头,缩起了脖子,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古彤见此心中更加的冷笑,现在朝堂的这些官员,大多数的人都属于墙头草,既不想得罪古彤,也不想得罪霍凌珩。

就是因为这样,在前世,霍凌珩登上皇位之后,无论是铲除异己还是除掉威远大将军,这些人都没有站出来。

而最终导致的便是百姓遭殃,国破家亡。

所谓处其位,掌其事,他们领着百姓们赋税得来的银两,但却不为百姓办事,甚至还帮着一起压榨。

而这次也一样,霍凌珩的党羽们想要在古彤掌权的第一天来刁难她,通过这样来让古彤明白,她根本就没有能力坐在这个龙椅上。

而那些中立的官员们,还是选择观望。

这就让古彤不得不想笑了,古彤看着面前跪倒一大片的官员道,“朕问你们,你们的作用是什么?”

跪倒在地上的大臣们,在见到古彤发火后,哪里敢有人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朝堂上变得更加的安静,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而古彤也没有打算他们回答,而是继续道,“所谓为官者,当为君分忧,为百姓分忧,而你们呢,身处高位,但是方才问朕的那些问题难道不是你们来解决的,为何成了刁难朕的,还是说你们能力不够?!”

如果说古彤之前只是发火罢了,那现在便是明晃晃的威胁了。

众人现在哪里还敢刁难古彤,就连之前说国库空虚的那人也直接保证,会在三日内凑齐军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