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在喜妹被送走的第二年,大锅饭没有了,大家虽然还在集体干活儿,可都是在自家做饭了。
至于粮食,是每年靠着各家的工分来分粮的。
“那时候的粮食就是人的命,一年下来的粮食还不够自己吃的,里面夹杂着玉米还有红薯以及野草,这才能勉强够吃。”
王家一来就是一群小子,即便是杂粮,按照喜妹和她养父两个人的工分分得的粮食,几天下来就吃了一大半了。
而王家和喜妹他们之间的走动,也渐渐让村里人都觉得当年那件事确实如王家人所说,就是为了治喜妹的病才把人送过去的,而且人家送过去不是做人老婆,是做人闺女。
现在喜妹成了两家人的闺女,多了一家人疼,多好的事儿啊!
“眼看着喜妹脸上的笑越来越多,我也为她高兴,要是一直这样下去多好啊……”
胡婆婆手里的头花被她紧紧地握在手里。
喜妹的好日子过了两年,在她十七岁的时候,养父病了。
“咳血!得了痨病!”
胡婆婆的声音沉重。
喜妹白天上工,晚上守着养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很快便消瘦了下来。
王家那边知道了后,把他们家的大孙子送了过来,说是帮着喜妹照顾养父,让她安心上工。
喜妹感动极了,她也是个心眼实的,把装粮食的箱子钥匙给了王大孙子,自己天不见亮就去上工,午饭都是自己早上带过去的窝窝头,随便解决一口,就继续干活。
为的就是自己多搞点工分,这样分粮食的时候能多得一些不说,要是评上了前几名勤奋人,还能分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