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锁大伯从自家柴棚里拿出几个大块木头,说:“这选木头也有讲究,需要选用坚硬的木头,制出来的炭才好烧。你看我这个木头,悬崖下捡的,比别的木头硬的多,用来制炭特别好。我看悬崖上还长了不少,改天准备去采挖一些。”

边说,边把斧子扬得老高,准备去劈木头:“这木头很难劈呢!”

苏向东走上前接过斧头:“大伯,我帮你劈柴。”

苏慢打量着那几块木头,长在悬崖上,虽然是灰白色,但是有各种各样的纹理,不就是崖柏吗?

铁锁大伯呀,你千万别去采挖,知不知道在后世采挖活着的崖柏是犯法的,好在现在没这个讲究,而且这木头可贵着呢,用来制炭不是大材小用了吗。

她赶紧喊:“苏向东,别劈了。”

说完对铁锁大伯说:“这几块木头能不能给我,我家正缺树墩做凳子,我看这几块木头合适。”

作者有话要说:文中苏慢背诵的引用部分摘自语录

第29章 老爸战友

真险,苏向东的手臂蓄足力量,差一点就能把树墩子劈开。

听到苏慢的喊声,在斧头将将落到树墩子上的一刹那,苏向东及时收手,疑惑地看着她。想要做凳子,有比这合适的树墩子。这树墩子看着就整不出光滑平整的形状来。

就几个树墩子,有啥不可以的?铁锁大伯很爽快答应。苏慢让苏向东和苏向南把三块木头运回旧庙,又从旧庙和茅草屋的柴棚选了很多粗细合适的树干给铁锁大伯制炭用。

“大伯,千万不要去悬崖上采挖这种树桩,太危险。悬崖那边几乎没啥人去,万一出了危险都没人知道。”苏慢说。铁锁大伯肯定去的是低处的悬崖,那也存在危险,另一方面是活的崖柏按后世的规定受保护,不允许采挖。

铁锁大伯特别感动,不管做什么事情,从来没人提醒他注意安全,他说:“那行,我不去爬悬崖。”

从铁锁大伯那里回来,趁着天气好,兄弟俩在旧庙附近选了个背风的地方,把炭窑搭起来,选一些合适的干树干,开始制炭。

把炭窑的事儿忙完,苏向东拿起斧子,准备把三个树墩子砍成合适的矮凳,苏慢赶忙叫住他:“你别管了,我来弄。”她自然是准备放淘宝上卖掉,这三块木头个头大,形状规整,适合做大件的雕刻,比上次她捡的小的值钱。

闻言,苏向东放下斧子,心里有疑问,但没说话。

苏向南在一边惋惜:“那些粗树干都是我们费了很大功夫捡来的,给铁锁那么多,就换这几块破木头,做凳子也不好用,姐你到底图啥呢?”

苏慢说:“我留着有用,你们就别管了。”

第二天,兄弟俩走后,糖包带着橡皮筋跑出去玩,苏慢一个人在家。她把三大块崖柏拍照,上架,除了三个崖柏的生长特点,产品说明写上:在悬崖下捡的,差点被当柴烧。

三块崖柏分别是一千元、一千二百元,七百元。

本来以为会像上次一样,过好多天才能卖出去,没想到刚上架不久,三块崖柏全部被人拍走。苏慢查看订单情况,发现是回头客,就是之前那个崖柏客户。

苏慢马上发货,三块崖柏在她眼皮子底下凭空消失,刨去运费,到账二千六百元。算上账户里有的钱,一共是三千出头。

账户里第一次有这么多钱,苏慢有点飘,想到屯粮的事情,赶紧购买了三百斤大米,两百斤面粉,一共花了一千一百五十块,都换掉外包装,藏在炕洞里。

炕洞里已经塞满,一点粮食都装不下,苏慢在旧庙里来回转悠,发现大殿的佛像下面是空的,是个很好的藏东西的地方,不过肯定不如她们住的屋稳妥。

苏慢又各买了一百斤大米、一百斤面粉藏在这里,准备日常吃。等都忙活完,苏慢觉得心里踏实多了,想着买点什么东西犒劳他们四个。

最后她花了八十元在淘宝上买了一只柴鸡,很快收到一只冻鸡,苏慢把鸡肉暂时藏在水井里,在水面上冰着,等苏向东晚上回来四个人一起吃。

至于三块崖柏消失,她准备的说辞是去大集当柴禾卖掉,鸡就是用卖柴禾的钱买的,至于万一佛像底下的粮食被发现,她就说她不知情。

那三块崖柏对于铁锁大伯来说就是普通的柴禾,可到了苏慢这里卖了两三千块,她打算给铁锁大伯一些补偿。等到秋天他粮食肯定不够吃,苏慢会接济他一些粮食,粮食可是最实在的东西,比什么都强百倍。

中午就她、苏向南和糖包三个人吃饭,简单蒸了锅米饭,炒了两个蔬菜。吃完饭,苏向南去上学,苏慢带着糖包出去,趁着社员还没上工,去打听谁家养狗,近期有没有产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