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大纲并没有林洛宁之前想的那样难,反而因为是在生活中有所经历的,那些人和那些事都愈发的清晰。
他们见过几十个小时的从白到黑再到白的天空,触摸过片场冬天拍夏戏夏天拍冬戏的温差,在不大不小的房子里群聚着,看着昏暗的灯光,像是将自己的梦想扛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他们都是很普通的人。
林洛宁想到了宁凤清带着她去的那么多个角落,其实大家都是普通人,没有一掷千金的资本,但是有价值连城的梦想。
无数个人拖着行李箱走了。
又有无数个人拖着行李箱来。
前辈遗失的梦想和失落,轻轻薄薄地落在了下一个到达的人的身上,林洛宁没有觉得哪一次的大纲能够捋得这么顺过——
这是一个满怀希望而来,失落放弃而走,最后又回到自己爱着的镜头前的故事。
主人公怀揣着梦想和希望,拖着行李箱来到了这个影视之城,他演过死尸,演过小喽啰,演过每一个一闪而过的角色,充当过称职的背景板。
后来一步一步,遇到过贵人,也遇到过骗子,慢慢地变成小特约,但是真的变成一个镜头的中心的事情,似乎遥遥无期。
主人公想要放弃了,他挣扎着,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要融入那无数个拖着行李箱出走的一员,他没有办法面对来自家里想要他安稳下来的巨大压力,没有办法遏制一天又一天的心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