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页

姿态狼狈,垂死挣扎。而就是这个重病垂危的老人,当年却毫不手软的将杨婉兮折腾的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听敖嬷嬷说,苏时行和杨婉兮刚成婚时,也曾有过一段诗歌应答,蜜里调油的日子。

但那样的时光,在苏老夫人带着俞氏从老家赶来后,便像被风雨吹打的浮萍,眨眼就消失了。

是的,俞氏是被苏老夫人带来的。

苏时行出生寒微,父亲早逝,虽然留有薄财,但若不是苏老夫人够彪悍,那他家的田地早就被如豺狼般的叔父们给夺走了。

或许是因为过早失去了丈夫,苏老夫人对儿子看重的有些病态。

当知道他未经自己同意,擅自就在京中娶妻后,她连夜就变卖了家里的土地准备进京。

带上俞氏,是因为俞氏父母意外去世,她叔叔将她家的鱼摊抢去后还不满足,竟然还要把她卖到窑子里。

为了活命,俞氏借着往日的一点情面,从家里逃出来恳求苏老夫人帮忙。

本来苏老夫人是不准备发善心的,但她看着俞氏楚楚可怜,梨花带雨的样子,突然就有了个念头。

与其把儿子便宜给个不知道的外人,那还不如找个能抓在手里的儿媳。

于是,她带着俞氏进了京。

这些,都是苏幕根据敖嬷嬷和杨叔的回忆,再加上敖文这些年打听来的消息,整合在一起后知道的。

可以说,如果没有苏老夫人,那俞氏此刻说不定正在那个窑子里接客,或者干脆早就因为脏病而死在了路边。

但苏幕略微看看,就发现苏老夫人如今的日子,可算不得什么好过。

这间卧房十分阴暗,窗户只有小小一个。屋里摆着的东西很不协调,稍微有点眼力劲的,都能看出很多家具摆件是临时添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