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点点头,看向雍亲王,道:“胤禛,你来说。”
胤禛低头回道:“回皇阿玛的话,经年赋税一项约有九百万两的白银进项,加上前几年追回国库欠款共计一千七百万两,除却河道山东等地拨款,结余约四百万两,马匹辎重可支撑半年。”
皇帝点点头,又道:“你举荐何人?”
胤禛撩了袍子跪下,道:“回皇阿玛,儿臣举荐之人,正是十四弟。”
“哦?”皇帝微微扬眉:“你倒是举贤不避亲,你说说,十四如何可用?”
胤禛道:“十四弟正当年,又自幼熟读兵书,在兵部多年,对事务颇为熟悉,眼下率兵出征,再合适不过。”
皇帝未知可否,转头又看向胤禩道:“老八,你说?”
胤禩早有腹稿,跪下道:“回皇阿玛,儿臣以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策妄狡诈,若是能找出一当年曾随驾亲征之人为帅,定能事半功倍。”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胤祯更是不顾君前奏对得扭头直直看着胤禩,眼里具是失望神色。他生得晚,早年众皇子随康熙御驾亲征时并没有他。胤禩言下之意,自然是把他排除在外。
“哦?”康熙也有些意外,皱着眉思索一瞬,开口又问:“那依你说,何人最为合适?”
胤禩扣首道:“儿臣举荐之人,是大哥与五哥。”
皇帝扣了扣御案,眼睛眯了眯。其余众人也都不敢说话,自从废太子之后,皇长子的名字已经很久没有被人提起过,那是皇帝一生中最惨痛的一段历史。
胤禛也有些意外,他知道这个八弟素来聪敏冷静,洞悉局势,他愿意相信胤禩这样说,定然有他的考量,只是……若是激怒了老爷子该如何是好?
皇帝果然将手里的折拍下,重重得哼了一声,道:“老八,你可是在暗示朕对胤褆处罚不妥?”
胤禩连忙叩首道:“皇阿玛息怒,儿臣只是就事论事。大哥早年多次征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次西北也的确需要一个对当地熟悉的将领。因此儿臣才认为,大哥是最适合的。”
皇帝怒道:“这里是国事,不是你徇私情的地方!朕这大清,难道除了……就没有能出征的人!?”
胤禛连忙跪下道:“皇阿玛息怒,八弟也不过是一时昏了头,并非有意冲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