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也许是因为气急,康熙如同上一世一样,让大阿哥负责看管太子,并且严办了几个自从索额图死后便一直怂恿太子的朝廷大员——这一切,无一例外地都给了朝臣们一种错觉,大阿哥一党要翻身了!

胤禩看着大阿哥一党的人上蹿下跳,网罗太子极其胁从的罪证,连前年冬天鞭挞宫人至死都翻了出来,不禁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觉来——原来前一世,自己在老爷子眼里也是这样的么?

直郡王如今春风得意至极,几次在上下朝时与胤禩擦肩而过,都流露出了一丝幸灾乐祸的嘲讽意味来,胤禩对此只能摇头叹息。

这个大哥,浑然不知自己已经入了老爷子的法眼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胤褆如今认为老八这次抱错了太子的大腿,只怕等老爷子回过劲儿来也会跟着倒霉,怕他醒悟过来与自己套近乎,因而没再搭理他,连同惠妃也将胤禩拒之门,倒是省却了胤禩不少的麻烦。

这样又过了三日,梁九功与李德全的脸色也渐渐难看了起来,因为康熙已经连续六日无法合眼,好几次召了裕亲王或是重臣入宫,说到太子的时候,都会忽然泣不成声,边泣边骂。

这样拖了两日之后,康熙终于亲自撰文,废皇太子,告天地、太庙、社稷。

康熙在文中写道:“稽古史册,兴亡虽非一辄,而得众心者未有不兴,失众心者未有不亡。”之后便是在列举胤礽的种种罪状,进而道:“臣虽有众子,远不及臣,如大清历数绵长,延臣寿命,臣当益加勤勉,谨保始终。”

最后康熙思及胤礽幼时的乖巧,年轻时的懂事,将所有的罪过全部推倒了那些怂恿胤礽步步踏错的大臣身上,所说索额图已死,开馆戮尸未免有失仁君的名声,便将仇恨一股脑儿算到了如今剩下的太子一党头上,下令到:“诸皇子大臣中,如有谋为皇太子者,即国贼,法所不宥。”

这样一来,太子一党被牵连获罪自不必说,胤禛与胤禩也遭了秧。

四贝勒一直以来一直被看做太子一党的人,虽然这些年太子对他日渐冷淡不满,但也没见着他改投大阿哥门下。只是如今四贝勒已然被圈禁在府中,平素又冷心冷面少与人打交道,除了参他一个刻薄无常,似乎也拿不住别的把柄。

但胤禩与胤祥就惨了点儿,胤禩连惧内都被拿出来参了一本,更不用说私交大臣,图谋不轨了。幸而这件事情康熙早发过火儿了,眼下将折子悉数留中,没说罚、也没说不罚,态度就这么暧昧不明着。

祭祀了天地太庙之后,康熙终结顾念这父子情意,不愿看朝臣们落井下石太过,便让胤褆代替自己去探望废太子,也算是给已经陷入癫狂的朝臣们一丝警告。谁知直郡王完全没能会过意来,在代父探望这个平生对手之时,字字句句都是暗示他有负君恩,理当以死谢罪。还说若是废太子真懂得孝道,便不应等着让皇阿玛亲自动手才对。

这些话自然是一字不漏儿地传回了康熙的耳朵里。

康熙当下大怒地将案桌上的文房四宝砸了粉碎,脸色铁青得按着胸口,哑声嘶喊道:“这就是朕的好儿子哇……好儿子哇!”说完便“哇”得喷出一大口黑红的乌血来,吓得李德全连滚带爬地去太医院请太医正。

第二日,原本有些朝廷重臣,听说昨日乾清宫太医院守了一整晚没离去,都以为今日会休朝,谁知康熙还是绷着一张惨白铁青的脸来了,没等堂下的官员递折子,便让直郡王出列,照着他的头便扔下一本折子来。

众人不知其意,便听康熙在上面劈头盖脸大骂一通,才知道原来是镇国公奇普上来本密折,说是久居京城的相面人张明德曾经帮直郡王看过相,说是日后必定大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