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说他是兄长,要照顾底下的弟弟妹妹,雍亲王也一直照做着。
努力把父皇所说的兄友弟恭放在心里。
在上书房里,他对底下的皇弟也很好,表现他的宽厚大度。
但没有想到底下的皇弟在一起议论着他弟弟的坏话,说他弟弟是不祥子,见浰人。
雍亲王当时就愤怒了,他想要发作,但被自己身边的太监给拦住了。
身边的太监告诉他,父皇不喜皇弟,如果他为皇弟出头,只会让父皇更不喜皇帝,甚至连生母和他也会失宠。
失宠意味着什么,在宫廷中长大的雍亲王自然懂。
所以他气哼哼的走掉了,但从此也不跟那几个皇弟一起玩了。
因为生母的阻拦,他并不能每天都看到弟弟,想到底下的皇弟陆续都进上书房读书了,但弟弟却依旧被生母给关在凤仪宫里。
什么也不会。
雍亲王便想着努力读书,然后教弟弟。
年少的他好为人师,所以也把弟弟当成了学生,自己当太傅,这样的教导。
他在这其中享受到了教书的乐趣,心里想着,太傅每天吹胡子瞪眼,肯定是他们不够聪明。
像弟弟多聪明啊,他一教就会,所以他就很舒心,很有成就感,不像太傅,天天摇头叹气,就算每天都夸他,可他都感觉自己在太傅的心里,是个废材一般。
反正雍亲王觉得自己教的比太傅还好,太傅总念书,还没有耐心,除了罚他们抄书练字,就抄书练字。
哪像弟弟,学什么都快,太厉害了。
雍亲王也喜滋滋的,觉得这些都是他的功劳。
就这样,他每天一点一点的教弟弟,不忍弟弟每天都被关在小屋子里,他就把他带出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