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晟苦笑着说:“差不多。因为跟家里的医学理念不合,所以我们出来了。我和五弟都想从事中医,我们觉得中医有西医所不能及的优势,不想让老祖宗的传承到我们这里断了。我五弟是中医天才,所以我们有信心将中医做好做大。”
孙教授看着风瑾:“小风应该很年轻吧?这么年轻,医学造诣就如此高,实在令人佩服。”
风瑾不好意思地笑了:“谈不上什么造诣,就是喜欢中医,以前跟一位民间的中医师父学了一段时间。我现在大学还没毕业,还在实习期,连行医资格证都没有拿到。能治好成大哥的病,运气成分也占了不少。希望孙教授不要笑话我不自量力就好。”
孙教授的惊讶之情毫不掩饰,他行医四十载,都不敢打包票能治好一位瘫痪病人,就算是风瑾说的运气好,这种运气也不是谁都能遇到的,足以说明他是有大气运之人:“怎么会!真是天才啊,后生可畏!医术本来就不是以证书和资历来评定的,就好比中医从来都用不到英文,但是政策要求每位中医都必须英语过关,这有任何必然的联系吗?不过是政策的形式主义,一刀切罢了。还有很多人迷信老医生,资质平平的医生,到老了也不过是老一点的医生,而不是老了就变成了名医。”
风瑾很喜欢孙教授的态度,只认才能,不看资历,他谦虚地说:“以后就请孙教授多多指教了。”
“一起学习,我老头子以后也有向你学习的时候呢。”孙博明笑着说。
吃完饭,他们送孙博明去了机场,在候机的时候,孙博明就他遇到的一些经典案例和风瑾进行了讨论,其实也有考校风瑾的意思。风瑾听了他说的病情,则问得更为详细一些,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孙博明一听便知道风瑾并非是纸上谈兵,还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还是难得一见的天才。他内心激荡不已,有一种后继有人的欣慰感。他行医多年,也收了许多徒弟,然而中医除了经验之外,更重要的是靠悟性,他那么多徒弟中,就没有像风瑾这么有天分的。
临上飞机前,孙博明问:“医院什么时候正式开业?我去欧洲开会一共是四天,等我回来,就立即回西京办理离职手续,很快就来云海。”
风瑾扭头以目光问询成君昊,现在有了孙教授,医院随时都可以开了,但具体什么时候开张,还是得看医院筹备的情况。成君昊说:“等孙教授回来,医院就可以开业了。”
“那就这么说好了,再见!”孙博明一一跟他们握手道别。
直到孙教授的背影消失在登机口,风瑾回头来朝大家灿烂一笑:“太好了!咱们终于找到骨干医生了,孙教授真的很厉害。”
成君昊也笑逐颜开:“今天晚上你就不用熬夜了,可以早点休息了。”
陶靖宇也艳羡地看着他们:“将来我能不能也到你们医院工作?”
风瑾抬手揉揉他的头发:“当然可以,好好学习,争取早日考上医科大学。”
这时封晟略有些激动地说:“你们快来看,我查到什么了。”
风瑾三人赶紧凑过来,看见封晟的通讯器屏幕上显示着孙博明的资料,他是西京大学的客座教授,主任医生,中医协会的副会长,在内科方面颇有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