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当代中国最杰出的年轻导演之一,我们没有看走眼。”

一位女领导面带和善的笑容,对虞渊说:

“这些方案都是很惊人、很具有创造性的,但落实的难度比较大。第二次汇报的时候,我希望你们能给我们更加具体的方案。”

确定第二次汇报的日期,虞渊和庄毅送别了领导们之后……

都拍着胸口出了长气。

第一次汇报通过,意味着他们的创意方案是得到组委会认可的。

接下来的调整重点,就是要把手头的方案落实下去,开始选演员,做道具,初步进行排练。

然而,第一次导演组内的正式冲突,也不期而至。

这一天,因为虞渊在台上提出古代篇与现代篇的“过渡企划”过于虚浮,台下一个组长直接炸毛了。

那个人就是陈格。

他站了起来,毫不客气地指出虞渊创意上的不切实际,甚至用“画大饼”之类的词来批评对方的想法。

“你忘了我们是在做什么主题的开幕式了吗?”知道这人迟早会起火,虞渊反而很沉着,“是科技。我们国家要邀请全世界的青年人,来探讨科技的力量。什么是科技?实现人们所想,成就人们所求。”

虞渊将手按上讲台,倾身向下,带着压迫的气场,“请问,陈组长,如果你想都不敢想,又怎么去追求呢?”

陈格早就看不惯这年轻导演,此时见对方隐隐威压,也不客气,手插着腰反驳,“大导演,您指导过几次晚会啊?再说了,您是编导专业,是艺术生出身,了解理科吗?了解工科吗?知道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才能把您的伟大创意实现吗?”

陈格这番话毫无克制。

虞渊的行为其实并无不妥,他先前做过许多功课,也看过不少纪录片和文献资料。

他非常清楚,导演们提出新的想法,甚至是疯狂的想法,也毫无问题。因为团队的作用,就是把不切实际的想法,慢慢实现,或慢慢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