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山有萧九秦。”柏砚想到户部克扣绥阳府的救济粮,又道,“薛正鸣没有仇人,忽然对他发难应当不是冲他来的,或者说,是薛正鸣知道什么不该知道的事情,抑或,近些时候有人与他见过面。”
柏砚皱眉,“你可听说近来谁还见了他吗?”
严儒理一愣,“除了我定时去看他,就只剩大理寺的人了,”严儒理说完又摇头,“不对,前两天好像还有人去了……”
“是谁?”
“我好像见过一次,但是,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严儒理挠了挠头,“就觉得那人行迹有些引人注目,而且他应当与大理寺的人认识,我那时急着要去看正鸣,正好碰到了那人……”
“现在想起来,正鸣那天的反应也很奇怪,他问我五年前的事情,但是你也知道,我那时也是半大小子,又知道多少,所以就敷衍了他几句。”
严儒理越想越觉得不大对劲儿,“之前几次我去看他,他都很高兴,但是那天我要离开的时候,他好像心里藏着事,我问了他一句,但是他只说吃坏了肚子有些不舒服,所以我也没有多想。”
“我太粗心了,竟然没有发现不对劲儿。”严儒理后悔不已。
柏砚看他,“薛正鸣这几年变化很大。”
“什么?”严儒理觉得他话里有话。
“我们几人里边也就只有你始终将他当作乖顺老实的小幺。”柏砚叹了口气,“当年薛府跟着平津侯府倒霉,老师被投进大牢,你又被带走……连我都自身难保,所以没人顾得上薛正鸣怎么样,结果……”
“结果什么?他怎么了?”严儒理一慌。
柏砚安抚地拍拍他的肩膀,“薛正鸣年纪尚小,但他想救老师,所以不小心被人陷害了一把,被一群世家公子欺负得从辉月楼跳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