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

九皇子应是去了。

九皇子这边着手准备搞破坏,东宫也不可能毫无准备啊。黛玉刚想到钦天监的事,那边柳湘莲就来见湘语了。

人家兄妹相见,自然没人拦着。再说,胡太医死后,太宗皇帝虽然没有抓着主使之人的把柄,长康宫逃过一劫,但是许多朝臣官员能瞧破的事,太宗皇帝也不会一无所知啊。太宗还因此发了一回怒,责罚了顺天府知府。

说真的,此事于顺天府知府而言而飞来横祸,治理再好的地方,也不会没有一点杀人放火的案件啊,何况就查到的证据而言,胡太医真的是死于意外。武疯子的行为不受控制,也没人料到事情那么赶巧啊。

当然,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太宗皇帝要罚,顺天府知府也只能受着。惩罚力度也不算极大,打了一顿板子,罚奉半年,主要是敲打背后之人别乱动手。

长康宫是看得懂这个警告的,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京城的治安是非常的好。好到司徒卓给黛玉传递情报,都不用过于谨慎。

柳湘莲是皇孙身边的伴读,自然能拿些好东西做幌子,比如宫廷点心什么的,湘语女孩子,不就爱这些么?人家兄妹感情好,谁管得着么?

就这样林家几个女孩子得了一食盒的各色糕点,另外黛玉还得了一封长信。

这回司徒卓传给黛玉的是钦天监各官员的履历和这些时日的出行、请假记录。黛玉看完,浅笑了一下,这小王爷既有本事,又有先见之明,每回总能雪中送炭,倒是个极好的盟友。

黛玉看完之后,将信收起来,待得林如海落衙回来,给林如海瞧过之后,便全都烧了。这回传递的虽不是皇室成员的出身爱好,但钦天监也是个职能特殊的部门,这些东西留着倒是不好。

朝廷制造的第一艘海船下水,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倒不用放在大朝会上讨论,小朝会上议完其他事,太宗皇帝也提了一句,道:“近日巡海御史贺文实上奏:折子上书海贸专营一事传回捷报,朝廷出资兴建的船房已经打造好了一艘海船,择日下水试航。海贸专营乃是朝廷大事,大朝会上商议通过,满朝上下十分重视。众卿家以为,海船试航的事,是就叫松江巡海衙门自行办理,还是朝廷另派御史督办?”

皇上,您都将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还用商议自办还是督办的问题么?自然是派御史呀。

不管是古时还是后世,朝廷派御史或是中央派官员参加大项目的各种重要仪式,除了搏个好彩头外,也是表示对这个项目的重视。敲打心思不正、别有用心的各方势力,别和朝廷或是中央作对。

只看去年关于设立海贸衙门的时候争夺多激烈,这次海船下水也必是要派御史的,关键是派谁。

所以太宗皇帝的第一个问题很快就通过了,朝臣一致觉得当派御史。那太宗皇帝接着抛出了第二个问题,道:“众卿家以为,这次派谁南下合适?”

因为东宫和长康宫诉求不同,南下督办观礼的人选倒是个值得争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