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页

在他人眼里,薛家主这是碰了个软钉子,薛家主也一副颇失落的神情走出了户部,但是回到车上之后,薛家主就不由得脸露喜色,吩咐直接去海贸衙门。

有些机锋,蠢人听了左耳进右耳出,甚至会对觉得对方的态度傲慢而心生恼怒;而聪明人听了,自会察觉出里面的机会。

譬如之前林如海和薛家主这场对话,林如海完全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说完就赶人,还带着几分傲慢。那户部的同僚见了,有的觉得尚书大人此举正常,还有人觉得尚书大人不近人情呢。

但是薛家主不这么想,昨天,薛家就得了林家姑娘的回信提示。今日薛家主来户部,主要是试探一下昨天林姑娘的回信到底是尚书府的意思,还是林姑娘的个人言论。这里头的区别可太大了。

那么今日薛家主来了,见到林尚书了,就足以证明尚书大人也是这个意思。否则自己就是一来咨询的,尚书大人完全可以让下头的小吏将自己打发了,何必陪自己说那几句废话呢?

林如海和薛家主的谈话确实是废话,既然海贸衙门试运行都定了,试行章程也出来了,薛家主完全可以自己去找一分相关告示或者邸报看,没必要来户部问。就是要问还走错了衙门,这事归海贸衙门管了。

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这样,你觉得他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其实该说的说了,该做的也做了,关键是能不能心领神会。薛家主自然是聪明人,立刻就马不停蹄的赶去了海贸衙门。

新立衙门千头万绪,贺文实作为巡海御史,新衙门实际上的总览一把手,现在都忙得脚不点地了。

但是林如海还是贺文实的顶头上司,贺文实时常和林如海有工作交流。之前林如海就提点了贺文实一句:到了地方,若有商户有意经营海贸生意,宁愿多耗费些时候,也要认真审查每一家商户的资格,别因偏见将一些原本不错的潜在商户排除在外了。为此,林如海还特地去太宗皇帝面前和吏部尚书跟前多给贺文实争取了几个手下,松江巡海衙门配置的各级官员和小吏也不少。

贺文实本就是佩服林如海清正廉洁和处事圆滑可以兼得的本事,正因如此,林大人能做到一部尚书的位置。贺文实自己么,才干是有的,但是自觉处事上不如林如海,之前的仕途也是极为不顺。

林如海这番话,直接让贺文实更加折服,尚书大人确实行事端正啊。要说这种新立的衙门,又是一等一的肥缺,作为海贸总督的林大人若是让自己在不违国法的情况下,照应谁谁谁一二,也没什么打紧。但是林尚书一句这样的话没说过,反而让自己宁愿累些,也定要公平公正。又着实去朝廷替新衙门争取了不少人手,贺文实除了感佩,也没有其他了。

薛家主找到贺文实的时候,贺文实已经得了林如海不要错过优质商家的指示。

薛家是太|祖立国时候就得了户部差事的老资格皇商了,而且还有个紫薇舍人的封号,比之一般皇商更体面。贺文实自然也没把薛家主拒之门外,也没承诺给薛家什么优待。就承诺了待得去了松江,自会认真审查各商家资格,定然做到公平公正。

是的,这回贺文实的权利是很大的,因做海贸生意的商家多在沿海,朝廷决定择优选择商家的地点设在松江府,由贺文实把关。待得商家名录选出来,再上奏朝廷便可。新立了衙门,总要给足够的实权,才能让各方对新衙门有足够的重视,全力配合。所以,贺文实其实可以拍板给哪些商家参与海贸的资格。

薛家主得了这样的承诺,便心中有数了。仅凭薛家的造船术,就算拿不到出海贸易的资格,和造船有关的资格总能拿到的。从海贸衙门出来,薛家主也算吃了定心丸,登车回府。

不过今日连跑两部院,薛家主回家也累了,神色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