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晏归飞鸽传书向皇帝请旨,恳请全国上下粮食富足的州城对扬州支援救助。
皇帝对此事十分重视,立刻指派附近州城先带着粮草赶往扬州支援。
接下来的日子,云笙和谢晏归只要分配好仅剩的粮食,等待各城各州的救灾粮食送到即可。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刚刚松了口气的谢晏归,就收到了一则边关战报。
突厥人领兵来袭,马上就要攻到燕州脚下。
此消息一到,云笙二人十分震惊。
燕州在庆国最北边,距离扬州城有小半个月的脚程,因着燕州附近良田不多,此次蝗虫并未在那边久留,但百姓也损失了不少。
突厥人在这个时候来犯,极有可能是他们也遭受了蝗灾,来庆国抢夺粮食。
燕州和扬州刚遭受此等天灾,粮草所剩无几,镇守的士兵吃不饱饭,在这种情况下敌军攻来,绝对不是个好消息……
谢晏归收到消息当晚,便安排好扬州的后续事宜赶往燕州,云笙自然与其同行。
两人带着此番随行的护卫以及扬州的一半精兵,在十日后赶到了燕州。
果真如消息所言,突厥人已经抵达燕州城脚下,领头人乃突厥大将戚柯俊。
云笙等人到的时候,戚柯俊正带着人在城下叫骂,说十日内不交出二十辆马车的粮草,他们必会踏平整个燕州城。
眼下庆国自己的粮食都未必够用,又哪里有多余的粮食分给他们?
突厥人的无耻要求让此时镇守燕州的城主很是气恼。
燕州眼下仅有三万兵力,而对方却有足足十万兵将,若是大战一触即发,只能硬守方有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