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页

“哦……”

崔九贞看了眼面上镇定自若的太子,转身就走。

当然,那本《大乐赋》被她没收了。

才十一岁,怎能看这东西呢!不像话!

到了前头,崔九贞看到一脸郁气的老太爷,又看了眼他手边的锦盒,笑道:“祖父,您这是怎么了?”

老太爷冷哼一声,“兔崽子又回来了,你命人收拾收拾地方。”

说着,他特意叮嘱了句,“派人看好了鸡圈那处,没我的允许,不准他再接近。”

崔九贞应下,“是,九贞记下了。”

“至于谢丕,原来住的那处离你太近,你如今搬回来长住也不大方便,就在我旁边收拾出来几间屋子给他吧!”

“在您旁边?”

崔九贞听得有些不大乐意,往日住隔壁还能常常见着,这下子住到老太爷身边了,她还怎么好“偷香”?

不过,这话她也不敢跟老太爷说,免得真要打断她的腿。

“那院子呢?可还是依照惯例禁了?”

“嗯!锦衣卫会守在院子里,你平日若碰到了也不必惊慌。”

老太爷说着,看了眼锦盒里的五百两银票,撇撇嘴将它揣进了荷包里。

“就这么点儿谁稀罕呢!”他嘀嘀咕咕地说着,“穷不拉几的。”

要吩咐的都吩咐完了,老太爷背着手离去,只剩下崔九贞。

从前头出来,她就吩咐了小厮去准备,打算亲自动手做顿晚饭。

到底是太子殿下,他吩咐了,她能不照做?

再者有谢丕在,晚饭必须吃好的。

忙活到掌灯时分,崔九贞自己留了份搁在屋里吃了,老太爷和太子以及谢丕则是在前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