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页

好在还有些时间,结不了亲,也可以去走别的路子试试。

黎四皇子自以为隐晦地打量过殿内众人,对本国使臣队伍里的这些臣子,心生几分埋怨。一个个不听话,又做不出成绩,还没眼色,比齐国臣子差远了。崔相是怎么教学生的?

大兴殿内的黎国使臣队伍上下,各怀心思,直到散场。

薛瑜不完全确定黎国队伍内部的思想,但不和和抱怨的气氛相当浓郁,让人怀疑只需要多推两把,就会爆发内讧。

为此,她专程见了一面每每谈判要坐在旁边充当和事佬、忙得不行的鸿胪寺卿,确认了给黎国使臣准备的送别礼。

礼物没什么特别的,有来有往罢了,但鸿胪寺卿对薛瑜的意思心领神会,回去就改了礼单,为使臣队伍里每个人单独准备了一份礼物。礼物本身平平无奇,不过是购书折扣,作为回家的礼物带回去又有面子又花钱少些,也不至于引来贿赂等等怀疑。

只是可以享受折扣的书籍范围里,国子监整理出的各种新注著作和第一期报纸,皆在其列,整套购买还有折上折,作为送给友好邻邦的贴心礼物。

将其全部买到、全部看完后,外国人对齐国的期待能增加多少薛瑜不确定,但一定能打破一些对齐国的不良宣传。

能从黎国挖到多少墙角,就看他们的人脉了。

处理了一些事务,薛瑜看到自那日起每天定时上门诊脉复查的秦思,有些想关门。

秦思:“殿下夜间多梦的情况没有改善?”脉象显示薛瑜很健康,有了安眠的香包,想得多些,应该也不至于影响睡眠才对。

他谨慎了许多,“莫非……先前可有头疼发烧?”话问出口,秦思自己也觉得荒唐,襄王在朝中忙着各种事,要是生病早就该发现了。

薛瑜知道他在怀疑什么,摇摇头,“小五是小五。按理,我不该患病的。”

第318章 钦差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

秦思欲言又止许久, 薛瑜看出了他的犹豫,起身洒然一笑,反过来安慰他, “秦兄不必如此不安, 脉象既然无事,此前也不曾有过先例, 我自然是无事的。”

她之前绕着弯询问了皇帝的病情,所谓的目力不过是心中担忧的其中之一, 秦思只告诉她尚好、没有影响,她也就放了心。而秦思这样的态度,大约目前研究来看,还是遗传病的可能性居多,那她就更不担心自己了。

秦思作为掌握君主病情的医生, 要是真的薛瑜一问他就说出现状,薛瑜反倒要不放心。

好在, 若不去深思梦境, 睡得不够着实对薛瑜没有太大的影响, 薛瑜不可能告诉秦思她非薛氏子,两人的僵持最后不了了之。

除了许袤开始主动申请去国子监,与大约还有一两年才会入朝的学生们讲课亲近,又列出单子,请薛瑜选了些人近身处理公事, 薛瑜的日子倒是没什么变化。

一个有经验的管理者来做副手或者说老师, 对薛瑜最大的帮助应该就是,之前决断好的事情,只要没有出现差错纰漏,她就能撒手不管, 一直狂奔着去做新的项目。

她倒不是喜新厌旧没定性,只是楚国有变,紧迫感压着她想再加快些步子,在开战前给齐国上下攒多一点底气。

楚国的变化固然重要,但也比不上齐国本身的发展重要,薛瑜拿到皇帝分过来的楚国状态问题,就与其他人一起商议了后续的试探和从内击破的计划,顺便调整了东南边防的人手,经过皇帝点头,正式将西南的兵力挪走了三分之二。

既然必有一战,试探等等都是虚的,早做打算才是正事。能拉拢到楚国内乱和贵族来谈判,的确是一个选项,但总不能只等着旁人的判断、旁人乱了再捡漏。

她曾学过的历史里,因为步子拉得太大、耗费民力太多覆灭的王朝已经足够成为前车之鉴了。

战争和大规模建设,就是最容易产生民不聊生情况的。

齐国休养生息多年,开启的科考和读书、学艺选项正中百姓心中的渴望,兼之士族被压着对佃户们改了态度,科技研究和各项建设都瞄准着更好的生活而去,给钱给粮,不至于太耗费民力,但也得谨慎把握程度,好好盯着派下去干活的基层官员们到底能不能落实政绩。

派遣巡查御史或者天使,去查探各处的堤坝与县学建设、道路建设和官吏清廉程度的建议,正是这个时候薛瑜摊开与皇帝提起的。

随着这次回来在京城留下的时间日久,薛瑜就越能感觉到皇帝对她态度的变化。朝中她想做的事,大多都能达成,只是需要先经过商议,经过许袤的审核,再站到皇帝面前细细陈词,就能领命调动人手火速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