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看人家捡个下属怎么就个个聪明伶俐好用,看看他的,啧啧。要不然,人家怎么是襄王呢?
属下感觉出了这位年轻太守的嫌弃,却丈二摸不着头脑,再去看,就已经消失了。
韩北甫无奈地等着最近为了搜罗各种苗木差点忘了正事的属下去搞清楚状况,不由得再次怀念起清颜阁商队两个扛把子还在的时候。寨子都是靠商队奠定的关系,要是阿白阿莫没被调回京城,他哪至于这么难做?他已经完全忘却了清颜阁不属于正式的政府体系这个问题,琢磨起要不要等西南军回来之后,商量商量分点修城的水泥来修山路的事。
如今他对襄王的高瞻远瞩服气得不能再服气了,修路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比买个新式马车重要多了!修好路,人走出来方便,牛车马车什么都顺畅,而新式马车呢?万一是有坑有山涧的路,马车也不好使!
虽然是占了军队防备的便宜,但修了路,调军走得也顺畅嘛!
西南军的调动十分突然,京中千里急信过来后就出了调兵的事,虽然不知道信中说了什么,但要说二者没关系,韩北甫第一个不信。但别说京城的人发懵,连他这个太守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每五年还会西南去往东南进行演武。
算算时间,眼下分走的一半军队应该已经走到江陵了。韩北甫记得很清楚,向北去的阿白阿莫两人和向东去的大军是同日出发,兄弟俩带上了这边出产的新的货物和他死乞白赖搭上的益州布,告别时还被陈莫那小子瞪了。
薛瑜传回西南的信其实很早就到了,但偏偏要调回的阿白阿莫那会还在山中收布和白叠子花,拖了一段时间。
堪称轻车简从只有两架马车的商队,马车里却是价比千金的金贵物,比起他们要带回京中的香膏等等,韩北甫就算再怎么期待自家的布料,也没脸说出来益州布比香膏昂贵的话。
于是,自请出京吃了不少苦头的韩北甫学会了打感情牌,“这可是殿下辛辛苦苦点名要钻研的白叠子花制成的布匹,做好了第一批布料,怎么能不带给殿下看呢?让殿下看到我们成功了,带着好消息回去,可与已经做出成品许久的香膏不同。你们说是不是?阿白点头了,陈莫,你觉得呢?”至于已经兴高采烈在信里夸耀过益州布的事,韩北甫选择性忘记了。
“……我说过,我不姓陈。”阿莫冷飕飕地盯了他一眼,“阿兄的香膏也很好。”
韩北甫自然是满口夸奖,赶紧打哈哈过去。他也是送别时一时口快,忘记了陈莫的忌讳。按他想,两兄弟都是孤独园陈安收养的孤儿,阿白大名陈白,阿莫不姓陈姓什么?可阿莫每次只是辩驳不姓陈,却从来没说过自己姓什么。
“太守,您看那个是不是想来问做工的事的?”韩北甫等得无聊,忽然听人提及招工,眼睛亮了,“哪呢哪呢?”
虽说益州不太适合种地,但农田也是有的,春耕时节绝大多数人都在忙着种地,也有一部分还在采矿。因此,他们放出去的招女工的风声,硬是一两个月都没人过来打听。到现在也只有两个清颜阁先前照料白叠子花田的小丫头,跟着山寨里走出来的山女学织布,可以抽线的花苞不足暂时不需要扩大产量是一个原因,但的确缺人上门也是一个原因。
韩北甫完全没意识到,这是他的决策有误,忙着去搞好山中关系的商队又不是他自己的班底,自然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太守府原本的属官们折腾了半天,消息传是传开了,但仅限于官宦富足人家后宅女眷之间,一般来说,不是家道中落,这样的人家怎么会让女孩来做工?
满心期待着实现之前薛瑜在信里说的农田不行可以培养果树,耕种不行可以培养女性纺织,看着妇人站在那里东张西望,韩北甫看到的就是未来的益州税收,努力做出最和蔼可亲的表情,让人过去询问。
等妇人望过来时,一个面容稚嫩却装作老成持重的少年人,看着颇有几分傻气。妇人隐晦地打量了几眼韩北甫,碎步走过来,娇声询问,“这位掌柜,奴听闻只要会织布,就可以来此处试试,一月按织布量结钱,莫不是骗我吧?”
韩北甫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看着妇人脸上僵住的神色,尴尬地笑了笑,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在京中时的斗鸡走狗、游手好闲的记忆早都被他抛在脑后,如今习惯了和兔子一样,有什么风吹草动就战战兢兢的织布坊四人打交道,而他另一个可以打交道的女性,则是经常和伍二郎一起穿着藤甲巡城的伍九娘,猛地又遇到一个娇弱妇人,一时间竟有些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