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页

“对!”金玲玲微微颔首,告诉庞劲东:“这得力于赖海雄死得及时!”

金玲玲关于赖海雄之死就说了这么一句话,但是其中已经表达出了一层暗含的意思了,那就是怀疑赖海雄之死的真正原因。

不过今天的金玲玲不同于早前那个无私的女警,已经不再相信法律可以解决这个社会的各种问题,就算是掌握到了庞劲东谋杀赖海雄的证据,也只会暗暗的感到高兴,而不会采取任何行动。

庞劲东装作没有听出金玲玲的弦外之音,问:“你可以详细向我介绍一下谢公了吧?”

金玲玲整理了一下情绪,沉思了片刻之后,把自己掌握到的情报大致讲了出来。

谢公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这样一种出身再加上其父较为敢言,所以整个家庭在文革期间受到了严重冲击。

这场浩劫让谢公失去了父母,自己的身体也受到了严重的戕害,还落下了不太严重的残疾。

文革结束之后,国家对此前的历史做出了彻底的反思,并开始着手解决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包括平反遭到错误打击的对象。

国家于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使得当时的谢公看到了希望。

既是出于家族的传统,也是奉行着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他毅然决然的投身到了高考队伍之中。

但是生活往往出乎人们意料之外,谢公生活在唐山周边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落实国家政策的时间比较晚,所以谢公的家庭没有得到及时的平反。

而且,恢复高考伊始,不是让学生平等参加考试争取入学资格,而是依靠推荐。

谢公因为自己的家庭成分不好,所以没有能获得推荐。

后来国家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高考制度,虽然谢公还是适龄青年,却已经对此心灰意冷了。

从那个时候开始,在遭到生活的一连串打击之后,谢公很可能产生了反社会情绪。

他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够公平,就开始想方设法的报复这个社会,同时把自己失去的和应该得到却没有得到的东西,加倍的夺回来。

不过与其他反社会者不同的是,谢公没有去尝试破坏社会和秩序,而是让社会和秩序为己所用,等到拥有了足够的能力之后去腐化这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