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页

由于果敢共和军经常摇摆在各个势力之间,缅甸政府对他们的态度随之一再改变,缅甸军方也跟着团团转。

有时甚至是早晨接到进攻果敢共和军的命令,部队开拔之后,中午又接到取消的命令,因为果敢共和军向政府投诚了。

结果部队回到驻地之后,过两天再次接到剿灭命令,因为果敢共和军又和某支反政府武装勾结一起。

可以想见,这种当世吕布一般的作风,如果放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早被痛下决心彻底剿灭了。

而缅甸复杂的政治环境和民族关系,则注定了每一支力量都不会太过强大,因此大家都要尽量征得同盟者,哪怕这个同盟者可能给自己背后捅刀子。

也正因为这里是缅甸,庞文澜才可以毫不顾忌的采用这种做法。

在与缅甸政府军发生的几次交火,果敢共和军同样表现得及其滑头。只是这种滑头就不是左右摇摆了,而是将游击战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

有一次,缅甸政府军出动数万人,撒开大网进行搜索,竟然连果敢共和军的人影都没有捉到。

而几天之后,果敢共和军突然出现在后方,切断了缅甸政府军的补给通道,烧毁了后勤仓库。

在其余的几次战斗中,缅甸政府军同样没能讨到半点便宜。

果敢共和军如同鬼魅一般行踪不定,永远没有人知道他们将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对缅甸政府军狠狠的咬上一口,然后安全的悄然而退。

几经交手下来,缅甸政府军伤亡惨重,果敢共和军却毫发无伤。

由于果敢共和军很少捣乱,加之至少在表面上威胁还不大,因此缅甸政府慢慢的也就放弃了。

只要果敢共和军的所作所为不是太出格,缅甸政府通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果敢地区实现和解和停火之后,这种态度得到了更好的延续,直到通莱担任七十七师的师长。

此外,长箐山地区复杂的地势地貌,也是缅甸政府军头痛的另一个原因。

这里山连山,岭连岭,满眼都是茂盛的原始丛林,只见走兽,不见人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