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长时间以来,外界对果敢共和军实力的猜测,有许多不实之处,杨家威对庞劲东的讲述也有一些吹嘘的成分在里面。
根据庞劲东掌握到的情况,果敢共和军今日能够调动的兵力不过一千余人而已,其中只有三百多人是真正的核心力量,主要是当年残军的后代和认同庞文澜政治理念的果敢人。
其余的则是各个民族拼凑到一起的杂牌军,还有来自境外的国际雇佣兵。
表面看起来,庞文澜在丛林里打拼了几十年,发展起来的队伍不过千余人,尚且不如自己侄孙用了半年不到时间在美国训练出的雇佣兵,但实际上问题并不是这样的简单。
庞劲东组建血狮军团的时候,上有来自美国高层的支持,下有当年的弟兄们鼎立支持,中有雄厚的财力支撑庞大的开销,不可不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相比之下,叔祖庞文澜既无天时,也无地利,更无人和,除了一帮在内战中被打得落花流水的残军,几乎是一无所有。
在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面对着复杂的民族关系和政治环境,还有环伺左右的敌人,能够生存下来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完全可以说,果敢共和军能够有今天的实力,庞文澜需要付出的努力,比庞劲东多出百倍。
除此之外,缅甸的历史、政治和民族条件,也决定了这里不会出现太过强势的力量,通常一支几十人的小队伍就可以称王称霸了。
今日统治着果敢地区的彭家声,当年起家的时候也不过就一百五十人的队伍而已。
而也就是这样一些力量,人数和战斗力连华夏打仗时的一支先锋部队都不到,竟然让缅甸政府军无可奈何。
几方打了几十年的仗,谁也没有把谁如之何,最后只能坐在谈判桌上签订和平协议,彼此承认对方的存在。
了解到这些之后,庞劲东不免奇怪于,虽然英伦人走了日本人又来,但今日的缅甸竟能以主权独立国家姿态出现,却没有被其他国家吞并。
说起来,在这些势力当中,既有以民族为基础的,也有以政治信仰为根基的。
庞文澜原本隶属的一方势力,如今已经溃退到台湾,其领导者对残军仍保持着间接影响。
这一方曾把这些流落异国的残军视为反攻大陆的基石,但庞文澜心里很清楚,这只是一个不可能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