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页

“怎么了?”庞劲东奇怪的看着两个大咧咧的女孩,大感还是唐韵有女人味。

米丽娅勉强收住笑容,一本正经的报告说:“刘弗懿捡了个人回来!”

“是被遗弃的婴儿吗?”

“不!是个大活人!准确的说是个大男人!更准确的说是个男性乞丐!”

庞劲东不由得皱起眉头,心中暗忖:“刘弗懿把这里当成什么地方了?福利院吗?”

在米丽娅和伊莎贝尔的带领下,庞劲东去了刘弗懿的办公室,果然见到了这个传说中的乞丐。

虽然国内的大城市街头,经常可见到各种各样的乞丐,但通常都是妇女儿童,或者身有残疾的人。由于国人的性格使然,一见到这样的弱势群体就会同情心泛滥,而见到青壮年男子行乞,轻则会嗤之以鼻,重则在民风较为剽悍的地方,甚至可能还会动手打一顿。久而久之,基于达尔文学说中“适者生存”的定律,那些有劳动能力的人就退出了乞丐的行列。

拜托于那些涉及丐帮的武侠电影所赐,庞劲东才对青壮年乞丐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因而分辨了出眼前的这个东西。

说是“东西”并不过分,穿着一身百纳僧衣,很多地方烂成了布条垂在那里,远看就像是一堆破布。身上数不清有多少个口袋,庞劲东估计以这身行头穿越回古代,在丐帮的地位绝对无两。凡是用线缝纫的地方基本都开了,这位仁兄显然不擅长针线活,于是简单用胶水粘了一下,看起来硬邦邦的,竟然比庞劲东的军装礼服还要笔挺。头发不知多久没有修剪过,长及肩膀,而且乱糟糟的,乍看之下倒有些像是奥运场馆。

唯一可以肯定的一件事情是,他已经很久没吃饭了,屋子里面进来三个人都不知道,自顾自的在那啃着一大块面包,饕餮的样子让索马里难民都自愧弗如。

刘弗懿坐在旁边,愁眉苦脸的看着这个人。

庞劲东差一点就脱口而出:“你从哪捡来这么个活宝?”但最终还是没说出口,只是轻声咳嗽了一下。

刘弗懿这才注意到庞劲东,慌忙站起身来报告:“他是我的同学!”

庞劲东还没等说话,身后传来一阵吱吱咯咯的笑声,回头一看才发现米丽娅、伊莎贝尔和追过来看热闹的唐韵,此时已经笑做一团了。米丽娅更是悄声揶揄:“原来西点军校还有行乞课程!是为了帮助士兵投降以后谋生吗?”

庞劲东又咳嗽了一声,低低的声音警告她们:“放尊重点!乞丐也是人!”

米丽娅和伊莎贝尔立即强忍住笑,颠颠的走开了,倒是唐韵很自然的收起笑容,若有所思的看了看庞劲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