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样!”警察点了点头,然后说:“我还以为你是被告一方的人呢!”
庞劲东听到这句话,立即明白了对方的身份,这些人不是公安系统的警察,而是来自法院的法警。庞劲东问:“你说被告?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是市法院的……”法警扫视着这片荒凉寂静的工地,告诉庞劲东:“这块地是一起经济纠纷的标的物,几家公司现在围绕着它打得不可开交!”
庞劲东从车上下来,给对方敬了一支烟,装作不经意地问:“什么样的官司?”
“我说不太清楚,总之很复杂。我好心劝你一句,要是想找块地干点什么的话,最好另找其他地方,别来趟这浑水。”
“你们为什么来这?”
“根据原告的要求,这块地早就被封了。但是原告在前几天向我们反应,这里最近有复工的迹象,所以我们赶过来看看是不是真的。”
“现在看来不是真的!”明白了对方的目的,庞劲东暗自感到庆幸。
“幸好不是真的……”法警说罢,叹了一口气,流露出了许多的无奈。
这个法警有足够的理由感到郁闷,“执行难”如今已经是全国法院都面临的严重问题。甚至于执行人员遭到围攻,都不是很罕见的现象。
人治大于法治的社会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法律得不到足够的尊重,法院的禁令禁而不止、判决执行无力。
法院的工作人员很多时候就像居委会的大妈,需要耐心调解矛盾的双方,希望能够找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因为缺乏强制力的保证,很多情况下即便依法强行判决下来,如果被执行人铁了心不配合,案子完全可能就此陷入僵局。
因此这家工地没有复工,让法警松了一口气,因为可以省却不少的麻烦。
庞劲东看着四周被风卷起的尘土,联想起自己的工地热火朝天的场面,遗憾地说:“原来是这么回事,我刚才还在奇怪,怎么在这个季节竟然就停工了!”
“幸好还没打地基就停工了,否则要是成了烂尾楼,不知道会坑多少人!”
“是啊!”
法警奇怪地问:“你没好好了解一下这个工地的情况,就跑到这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