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豪门子弟来说,这些位子都是镀金的,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则完全是打磨棱角用的。
中书省啊,宰相机构啊。
结果张翀进去第三年,中书省和下书省全部裁撤了,三省合并为尚书台。
大规模打杂的官员被清理了出来,张翀离开了国都,开始在一个偏僻小城担任城主。
几任城主一做就是十几年。
一直到几年前,灭掉东江伯爵那一役,使得他进入国君和祝戎总督眼中。
顿时一飞冲天,在国都短暂镀金后,立刻晋升为太守。
这已经是封疆大吏了,差不多是地方官员的巅峰了。
上面当然还有行省大都督,却不见得是常设的。
这次若成功灭掉玄武伯爵府,他升任艳州下都督已成定局。
这才是他跃如龙门的机会。
艳州下都督这一职位,不是去推行新政,也不是当酷吏的。
而是考验张翀在军事,政治,外交上等充满大局观的能力。
因为艳州本属于吴国,威武公卞逍南投越国,将这片领土也带来了。
二十几年过去了,这片区域的民心仍旧没有彻归附。
吴国,楚国,甚至大炎帝国的商人,间谍,掮客都在这里活动,鱼龙混杂。
在这个地方担任下都督,对能力是极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