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草草地看了一遍。
然后,他的心脏猛地一抽。
他毕竟是探花郎,是有真才实学的。
抛开偏见,他一眼就看出,金木聪的这篇策论很高明。
立意要深远得多。
不像他唐允的策论,看似张扬锋利,实则有些无力。
某些地方甚至牵强附会。
一方面他喜欢用华丽的辞藻,二来他想要借机拍国君的马屁。
所以就单纯策论上,两篇文章整整差了不止一个级别。
他唐允的策论单独列出来还好,但两篇摆在一起,就被衬托得庸俗黯淡。
再看金木聪考卷上的诗。
短短几十个字,片刻就看完了。
但是,振聋发聩。
这首《龟虽寿》,哪怕在心中默念的时候,仿佛耳边也有回想。
写得实在太好了!
比起他唐允华丽辞藻的堆砌,简直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