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际遇慌忙解释,“我占据高坡镇,见下方只有六七万乾军,而且似乎是因为撤退,阵形有些混乱,于是果断派出七万大军冲了下去。将士们士气如虹,以高冲下,我本以为能够击退孙传庭,可不想孙传庭还有几把刷子,居然挡住了步军的进攻。我见东线也陷入激战,便没有顾忌,将骑兵也压了上去。骑兵出击,果然打得孙传庭节节败退,可就当我以为将要击溃高欢的西线时,孙传庭后方忽然出现三万乾军,他们直接包抄和侧击冲下高地的将士们,于此同时,高欢从东线派出三万大军,直扑高坡镇,将我从上面赶了下来!”
李际遇一脸的焦急,“现在西线十万将士,被困在高坡镇北面,灞水河边,高坡镇也被清军夺回,不过只要陛下发兵夺回高坡镇,以高冲下,便能与被困的将士里应外合,击败高欢之军!”
张献忠神情阴沉,一切已经明白了,高欢果然狡诈,摆出东重西轻的斜击阵形,让他以为高欢的目标在东线,可实际上却是示敌以弱,斜击西线。
其实高欢这个计划并不完美,只要李际遇出击后,张献忠手里的五万预备队,能够顶上去,防守高坡镇,高欢的计划就很难实现。
可是高欢早料到,唐西临时联合,并非一体,李际遇表面向张献忠称臣,但是实际上却并不服气,而且保持相当大的独立性。
这就使得联军实际上有两个指挥,而在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指挥不明,意见无法统一。
高欢摆出斜击阵形,重兵于东线开阔地带,张献忠的西军也主要在东线,他的注意力自然也更多再东线,希望能在东线突破击败高欢。
这就导致了李际遇和张献忠没有亲密配合,让高欢抓住了战机,一下就让战局逆转。
这时张献忠已经明白了高欢的意图,乾军表面东攻西守,实际上反了过来。
现在李际遇的十万人,被困在西线,若是不进行解救,高欢吃下这十万人,联军西线便彻底崩溃,东线自然也不能幸免。
明白了高欢的意图,张献忠内心焦躁,一时间难以下定决心,是夺回高坡镇,解救西线联军,从西线突破,还是继续增兵东线,击败东线乾军后,再包抄乾军西线。
在张献忠黑脸犹豫之际,高欢却毫不犹豫的挥手喝令,“传令下去,把大炮拉过去,给朕猛轰被困的敌军!”
高欢一声令下,乾军东线的炮队,立时将火炮拖出炮位,用战马拉着野战炮,向西线转移。
此时近十万联军,被压缩到高坡镇下方,灞水东岸,方圆不过数里的农田内,人员之密集,几乎是人挤人。